如果被別人家的狗咬傷,受害者可以向養犬人或侵害發生時的動物管理人索賠。
首先,在責任劃分上,《民法典》對于飼養動物致人損害責任的規定主要在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至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是對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一般性規定,即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但如果能證明損害是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減輕責任。從這一條規定看,證明被侵權人過錯的舉證責任由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則規定了未依照規定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致人損害的責任,由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如果能證明損害是被侵權人故意造成,可減輕責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條規定了禁止飼養的烈性犬致人損害的,無論被侵權人是否有過錯,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很多城市都頒布了養犬管理辦法,建議百度檢索一下所在城市是否有《養犬管理規定》。《養犬管理規定》都有飼養犬型、攜犬外出、辦理犬證、免疫接種等方面的規范。如果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違反《養犬管理規定》的,可以作為主張侵權賠償的依據。
其次,為了索賠順利進行,建議關注證據留存及固定。
第一,可以現場拍照、錄視頻并報警,固定事發經過以及受到侵害的證據。警察出警,一是可以對事件經過做筆錄,分清責任,固定證據;二是在警察組織下,受害者可以與狗的主人進行調解,如果對于賠償金額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則問題解決。如果不能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受害者可以到法院起訴索賠,案由可以采用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
其次,及時就診治療,保留好首診記錄、后續復查就診記錄、醫療費支付憑證、就診交通費用票據等證據原件,便于后期起訴維權時使用。如果傷情較重構成傷殘,可以在起訴后向法院申請進行傷殘鑒定,再按照評殘等級要求對方賠償殘疾賠償金。如果傷情留疤,后期需要做除疤整容,則建議保留好需要后續治療的醫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