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會不會泄露個人信息?
人臉識別以人的面部特征為依據,數據一旦泄露,用戶無法更改,意味著一處泄露,處處泄露,所有使用人臉識別驗證的系統都永遠不再安全了。傳統的賬號密碼的安全認證體系下,如果密碼泄露了,用戶可以更改密碼,甚至廢棄整個賬號重新開設一個,用戶在其他系統下的賬號密碼可以不同,黑客攻破一個系統,并不意味著攻破了用戶所有的系統。但是人臉識別數據不同,人不可能隨時換臉,每個人只有一套人臉識別數據,伴隨終生,黑客只要攻破了一個系統,就意味著所有的系統都對他敞開了大門。
一個人的人臉識別數據一旦泄露,就意味著他的余生都可能生活在隨時被監控、隨時被假冒的風險之中。
科技造福人類,但也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不只是人臉識別技術,還有不少現代“黑科技”,都存在科技倫理問題。而中國高科技企業似乎缺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而更在乎更快將新技術推向應用,以搶占市場先機。因此必須加強對科技應用的監管,科技的應用應該合法合規,在法律法規還沒有對新技術作出規定的情況下,技術的應用應該謹慎、符合科技倫理。
人臉、指紋、虹膜等不可更改的人體生物特征,屬于用戶最核心最重要的個人信息,對這些信息的收集和應用,必須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可以用其他方法進行身份驗證的,應該優先使用其他方法。應用人臉識別等技術的,也應該為用戶提供選擇其他驗證方式的選項。
個人生物特征信息有哪些
生物特征信息既包括人體所固有的生理特征,例如人臉、指紋、聲紋、虹膜、手型、掌紋、指靜脈、視網膜、DNA等,又包括人的行為特征,例如按鍵習慣、步態等。
生物特征識別范圍比較寬泛,就目前的情況下,人臉識別的應用應當比較廣泛,不管是基于人臉的采集,還是基于現有身份證內部存儲的照片,對于現在的應用都很方便。
個人生物特征信息有哪些
人臉、指紋等。根據查詢百度百科信息顯示,個人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臉、指紋、聲紋、虹膜、手型、掌紋、指靜脈、視網膜、DNA。生物識別信息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點,且易于采集和抓取,用于身份驗證更為方便,生物特征數據采自于人體,一旦遭到泄露或濫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個人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相關推薦:
車禍賠償領用(車禍賠償金領取周期)
立案標準價格(買東西不給錢多少錢立案)
附帶傷害賠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標準)
工亡賠償父母(工亡賠償金父母配偶子女各占多少)
立案要么程序(起訴書交到法院怎么知道有沒有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