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及適用范圍
法律分析: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要具備以下條件:
(一)要有損害的事實,這是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條件。
(二)行為人的侵害行為必須違法,這是精神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條件。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四)侵權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是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
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賠償精神損失費有什么條件
賠償精神損失費有什么條件賠償精神損失費有以下條件:
1、人格權受到侵害的;
2、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
3、身份權受到侵害的;
4、婚姻關系受到損害的;
5、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受到損害的。
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損害而要求侵害人給予賠償的一種民事責任,是現代民法損害賠償制度的重要組織部分。
在算定撫慰金數額時應綜合斟酌如下因素: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過錯作為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對于侵權行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是至關重要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情況,區別故意和過失在精神損害賠償中意義是較大的。因為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一般與損害程度密切相聯。侵害人的主觀故意或過失對受害人所產生的精神損害有輕重之別,因此在確定損害賠償額時將侵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情節。侵權人侵權的具體情節不同,可以反映出侵權人的主觀惡意程度和社會危害性大小的不同。對受害人來說所造成精神損害肯定有所不同,應區分不同的情節,確定不同數額;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在有些情況下盡管采用極其惡劣的手段,但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可酌情減少賠償金的數額;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對于侵權人而言,如果其侵權行為獲利較多,可酌情增加賠償金數額;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視侵權人經濟能力的不同,酌定不同的賠償金數額;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是確定賠償金的重要因素。可視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不同,酌定該地區賠償金的數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格權并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受損害方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損害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損失費的構成條件
精神損失費的標準,我國并無明確的規定,一般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需滿足以下條件:
1、要有損害的事實,這是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條件,有損害事實的存在,侵權人才承擔責任,這與其他損害是一致的。如侵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是輕微的,采取其他方法即可消除,則可以不必追究侵權人的物質賠償責任;
2、行為人的侵害行為必須違法,這是精神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條件,精神損害行為指向的內容必須是特定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損害行為直接指向受害人的姓名權、肖像權等;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4、侵權人主觀上必須有過錯,是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5、侵權行為人只有主觀上有過錯,才承擔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如無過錯,則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
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什么情況下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隨著人們法制觀念的增強,人們在人身權、名譽權受損時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并不是所有的侵權行為都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只有在人格權、身份權、財產權等方面受到了侵害才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對于這個問題,下面我整理了詳細的內容供您參考閱讀!一、什么情況下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1、侵害人格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人格權是法律賦予權利人以人格利益為內容,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須享有且與其主體人格不可分離的權利。 《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的解釋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2、侵害身份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身份權是民事主體基于擁有某種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權利。它不是民事主體所固有的一種權利,而是由民事主體通過某種行為或者事實而獲得了身份才具有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確認特定的身份權利受到侵害,可以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目前我國法律對于身份權的規定包括親權、親屬權、監護權等。 3、侵害財產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一般情況下,精神損害賠償是針對人格權和身份權受到侵害而言,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物品在被人們持有時被賦予了一定的意義,這樣使其具有了人格化的特殊意義。而由于侵權方的行為導致該物件的永遠滅失或損毀,必將給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帶來了較大的程度的傷害,而如果單純的財產本身的價值并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精神上所受到的打擊和痛苦,因此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結婚的婚戒,與親人唯一的照片等等。 4、侵害婚姻關系的精神損害賠償 婚姻關系與每個人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也會影響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如果不能處理好就容易引發社會問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此時無過錯的一方提出財產上的賠償或者精神上的賠償,法庭從法律的功能和目的角度來講應該予以支持。在婚姻關系中如果一方有上述行為,給婚姻的另一方造成的精神上的傷害是無法撫平的,法律規定這樣的精神損害的賠償,正是基于一種對于配偶權的保護。 5、侵害死者的精神損害賠償 我國在《精神損失賠償解釋》中規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的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1)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3)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違以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關于死者的上述人格權利是否應該得到保護或者說法律進行保護的理由,在理論和實踐中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對于死者上述人格權利的保護,并非保護的死者的人格權利其意義在于保護其近親屬的權利。因為根據民法規定,只有民事主體才能夠享受民事權利,死者不是民事主體也就不可能享有權利。死者既然已經死亡,他人對其所做的任何行為對死者已無意義,而死者的近親屬因與死者之間的血緣關系以及與死者存在著旁人無法替代的親情聯系,侵權行為對死者實施的行為可能會對其近親屬產生影響。 6、違約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 長期以來,法學界對于違約責任中能否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存在著很大爭議,世界各國很少有承認違約的精神損害賠償的,如德國、法國、日本等都不承認違約的精神損害賠償。多數學者從傳統民法角度將違約之債與侵權之債按照不同的責任原則、構成要件及承擔方式加以區分,通常認為違約責任中的損害賠償范圍限于財產上的利益。但在實踐中,通常也會因為合同期待的利益不能發生而給受害人較大的精神痛苦,所以因違約行為而進行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踐中,我國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
二、精神損害賠償數額規定 1、最高人民法院將統一精神損害賠償標準:侵害他人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可依照該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賠償20年。 2、受害人不滿16歲的,每小一歲減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 3、侵害他人健康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參照侵害生命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予以酌減,但不以受害人年齡作為參酌因素。 4、侵害他人身體權的,參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權的賠償標準酌定賠償數額。 當事人的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從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損害的,受害人或受害人死亡后其近親屬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就賠償問題達不成統一的,當事人應及時到法院起訴維權。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