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基礎標準包括如下:
1、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2、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3、食品添加劑的限量規定;
4、法律規定的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擴展資料
1.產品質量
食品安全基礎標準中,強調了對食品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從原料、生產加工、包裝到流通銷售等多方面把控食品質量,以保證食品的內在質量和安全性達到國家標準。
2.檢測監管
食品安全基礎標準將食品安全檢測作為品質把控的重要手段,對有可疑問題的食品進行抽檢與監控,如發現不合格的陽性樣品要立即停止生產、處理相應處罰以及進行產品召回和追溯,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3.風險提示
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如出現任何問題,企業都必須第一時間告知消費者,調查原因并進行改善措施,確保已經上市的食品質量達標。食品安全基礎標準要求對于某些食品類型也要加強警示和說明,如糕點、肉制品等。
4.標簽規范
食品安全基礎標準將標簽規范作為一個重要環節,簡明扼要地規定了應當標記哪些信息,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成分、工藝等,并對這些信息的言簡意賅的表述做出了相關規定。
5.食品添加劑
添加劑是食品加工不可或缺的一環節,但它也可能造成食品的不安全。食品安全基礎標準中對添加劑進行規定,要求添加劑不得逾越了臨界值,且不應使用導致人體健康危害物質的。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基礎標準是保障食品質量和消費者安全的關鍵,在產品質量、檢測監管、風險提示、標簽規范、食品添加劑等方面對企業和消費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務必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有關法規進行執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