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管不管賣假貨
當事人若買到假貨是可以報警的,若售賣假貨的行為人不構成犯罪,公安機關可以對其處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予立案追訴。
賣假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構成犯罪的,應由公安負責偵查;不夠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消費者在購買到假貨這樣的方式,是商家存在了一欺詐的行為。
在當我們的消費者,在生活中碰到了有人制造或者是售賣假冒偽劣的商品或產品的情況的話,消費者是可以直接拔打我國工商部門的投訴電話的,投訴電話的號碼為“12315”。除了打電話之外,我們也可以直接前往我國各地的工商所或者是工商局對于賣假貨的現象予以申訴和舉報,讓工商部門來處理這個現象。
賣假貨是可以報警的,但若是涉案金額不大,可能達不到立案標準,所以最開始一定要保留好和賣家協商的證據,以便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及時讓賣家來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出售假貨如何處罰
在現實生活中消費侵權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商家消費侵權的情形之一就是向消費者提供假冒偽劣的商品。那么,出售假貨如何處罰?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下面由我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一、出售假貨如何處罰 商家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怎樣處罰要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不構成犯罪的處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主要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出售假貨是否屬于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出售假貨并不屬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出售假貨構成的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十六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相關推薦:
中指截肢賠償(中指截肢是幾級傷殘)
立案訴訟調解(立案和調解的區別)
結核病的賠償(在廠里得了肺結核怎么賠償)
打架賠償敲詐(把人打了對方想訛人怎么辦)
4級殘廢賠償(4級傷殘大概能賠償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