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械傷人未遂怎么判
以殺人的目的,就是殺人罪未遂。故意傷害的目的,就是故意傷害罪未遂。
【法律分析】
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都存在未遂形態。相關實踐中絕大多數情況下不用追究輕傷害未遂的刑事責任。如果確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有輕傷的故意,而且不屬于相關規定的情形,仍然可以適用相關法律,定故意傷害罪,結合未遂犯的規定給予適當的處罰。通常情況下,持械傷人自然而然的就認為應該以故意殺人罪論處。這多半是沒有考慮到行為人主觀意圖或者說主觀目的。持械傷人僅僅是一種行為,就算最終確實將人致死了,但是也不能貿然就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因為很有可能行為人僅僅是想要傷害對方,而不是殺死對方。那死亡結果的出現,可能不是行為人的本意,這種情況下往往還是會以故意傷害罪論處,不過有死亡結果,在處罰上面比一般的故意傷害罪會重一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限定刑事責任能力如何處罰
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的處罰為,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相關推薦:
財產賠償方式(財產一切險賠償方式有哪些)
車禍衣服賠償(出車禍的衣服都是怎樣處理)
車禍失憶賠償(車禍腦震蕩失憶按法律是怎么賠償)
被打后的賠償(被他人打傷后的賠償方式)
意外事故賠償(意外事故是怎么賠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