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釁滋事怎么處理
尋釁滋事處理方法如下: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構成尋釁滋事罪的行為必須是情節惡劣、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行為。一般來說,涉嫌尋釁滋事罪的,可以在3個月拘役至1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尋釁滋事次數、傷害后果、強拿硬要他人財物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數額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最終綜合所有從輕、從重處罰情節去量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行為人為尋求刺激、發泄情緒、逞強耍橫等,無事生非,實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 行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發矛盾糾紛,借故生非,實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發或者被害人對矛盾激化負有主要責任的除外。 行為人因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糾紛,實施毆打、辱罵、恐嚇他人或者損毀、占用他人財物等行為的,一般不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經有關部門批評制止或者處理處罰后,繼續實施前列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的除外。
第二條 隨意毆打他人,破壞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節惡劣”:
(一)致一人以上輕傷或者二人以上輕微傷的;
(二)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多次隨意毆打他人的;
(四)持兇器隨意毆打他人的;
(五)隨意毆打精神病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老年人、孕婦、未成年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六)在公共場所隨意毆打他人,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七)其他情節惡劣的情形。
第三條 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破壞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情節惡劣”:
(一)多次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二)持兇器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的;
(三)追逐、攔截、辱罵、恐嚇精神病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老年人、孕婦、未成年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五)嚴重影響他人的工作、生活、生產、經營的;
(六)其他情節惡劣的情形。
第四條 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破壞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強拿硬要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以上的;
(二)多次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精神病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老年人、孕婦、未成年人的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五)嚴重影響他人的工作、生活、生產、經營的;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五條 在車站、碼頭、機場、醫院、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起哄鬧事,應當根據公共場所的性質、公共活動的重要程度、公共場所的人數、起哄鬧事的時間、公共場所受影響的范圍與程度等因素,綜合判斷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
第六條 糾集他人三次以上實施尋釁滋事犯罪,未經處理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罰。
第七條 實施尋釁滋事行為,同時符合尋釁滋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敲詐勒索罪、搶奪罪、搶劫罪等罪的構成要件的,依照處罰較重的犯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 行為人認罪、悔罪,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或者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從輕處罰;犯罪情節輕微的,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糾集多人毆打兩人致輕微傷
1、被害人傷情達不到輕傷的,應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2、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法律依據:
1)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二十九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對故意傷害他人致輕傷,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以及被害人傷情達不到輕傷的,應當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2)《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修正)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尋釁滋事司法解釋最新2019
導讀 為依法懲治尋釁滋事犯罪,維護社會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5號,以下簡稱《解釋》),自2013年7月22日起施行。為便于司法實踐中正確理解和適用,現就《解釋》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一、《解釋》的制定背景 1997年修訂刑法時,將流氓罪分解為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聚眾斗毆罪,聚眾淫亂罪和尋釁滋事罪四種犯罪。1997年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針對實踐中尋釁滋事違法犯罪出現的新情況,2011年2月25日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對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作了進一步完善:一是在原第二項“追逐、攔截、辱罵”后增加了“恐嚇”他人的行為;二是增加一款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尋釁滋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規定對此種行為“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尋釁滋事罪系司法實踐中的常見多發犯罪,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中占有相當比例。為準確、統一適用法律,依法嚴懲尋釁滋事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迫切需要解決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認真梳理,經廣泛征求意見、反復研究論證,起草了《解釋》。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79次會議、201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5次審議通過了《解釋》。 二、《解釋》的主要內容 《解釋》共八條,明確了以下八個方面問題: (一)關于尋釁滋事的認定 尋釁滋事罪的四種表現形式與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如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搶劫罪等罪在行為方式上存在重合與交叉。準確界定“尋釁滋事”,是正確區分有關行為是構成尋釁滋事罪還是其他犯罪,或者只是一般違法行為的關鍵。而從實踐情況看,目前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把握還不盡準確、統一,影響了相關案件的依法及時處理。為規范、統一法律適用,準確把握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有必要首先對何謂“尋釁滋事”作出明確。此外,明確何謂“尋釁滋事”,是準確認定本罪的共性問題、基礎性問題。如不對此作出明確,則在解釋“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等內容時,均需對這一問題作出規定,這將使解釋條文明顯重復。鑒此,《解釋》第1條首先對“尋釁滋事”的認定作了一般性規定。 第1款規定:“行為人為尋求刺激、發泄情緒、逞強耍橫等,無事生非,實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該款規定的是“無事生非型”尋釁滋事。對此類行為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在理論上、實踐中沒有不同認識。 第2款規定:“行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發矛盾糾紛,借故生非,實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發或者被害人對矛盾激化負有主要責任的除外。”該款規定的是“小題大做型”尋釁滋事。傳統刑法理論認為,尋釁滋事只能表現為無事生非。這一觀點有失妥當。從實踐看,“無事生非型”尋釁滋事已極為少見,甚至從極端意義上講并不存在,如認為只有“無事生非”才屬于尋釁滋事,將極大地不當限縮尋釁滋事罪的成立范圍。在日常生活中偶發矛盾糾紛,如與他人無意碰撞后,即小題大做、借題發揮,實施隨意毆打他人或者任意毀損他人財物等行為的,明顯不屬于解決糾紛的合理方式,明顯超出解決糾紛的合理限度,盡管事出有因,也可認為是借故尋釁,也破壞社會秩序,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當然,如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發或者被害人對矛盾激化負有主要責任的(如被害人的車擋住了行為人的路,經行為人請求,被害人拒絕挪動,甚至辱罵行為人,從而引起雙方沖突的),則不應認定為“尋釁滋事”;構成其他犯罪的,可以其他犯罪論處。 第3款規定:“行為人因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糾紛,實施毆打、辱罵、恐嚇他人或者損毀、占用他人財物等行為的,一般不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經有關部門批評制止或者處理處罰后,繼續實施前列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的除外。”該款規定了因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糾紛實施相應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的標準。行為人因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糾紛,特別是基于積怨,實施毆打、辱罵、恐嚇他人或者損毀、占用他人財物等行為的,由于行為人并非“尋釁”,一般不應以尋釁滋事論處;但是,行為人經有關部門批評制止或者處理處罰后,拒不改正,繼續實施前列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的,也可認定為“尋釁滋事”。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根據刑法和《解釋》規定,對此種情形以“尋釁滋事”論處,必須以行為人的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為條件。尋釁滋事是擾亂公共秩序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實施尋釁滋事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的,才能構成尋釁滋事罪。如行為人因婚戀、家庭等糾紛實施的有關行為并未破壞社會秩序,則即使其此前曾受有關部門批評制止或者處理處罰,依法也不能認定為“尋釁滋事”。 (二)關于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認定標準 從實踐看,在尋釁滋事罪的四種表現形式中,“隨意毆打他人”占絕對比重。經對某地2010年至2012年審結的尋釁滋事案件的抽樣調查,隨意毆打他人的案件共701件,占案件總量的因此,準確界定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認定標準,意義重大。 《解釋》第2條明確,隨意毆打他人,破壞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節惡劣”:(1)致一人以上輕傷或者二人以上輕微傷的;(2)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3)多次隨意毆打他人的;(4)持兇器隨意毆打他人的;(5)隨意毆打精神病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老年人、孕婦、未成年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6)在公共場所隨意毆打他人,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7)其他情節惡劣的情形。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隨意毆打精神病人、殘疾人等特殊人員以及在公共場所隨意毆打他人的行為均屬于“情節惡劣”,均構成尋釁滋事罪。如實施上述行為,未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 (三)關于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認定標準 《解釋》第3條明確,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破壞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情節惡劣”:(1)多次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2)持兇器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的;(3)追逐、攔截、辱罵、恐嚇精神病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老年人、孕婦、未成年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4)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5)嚴重影響他人的工作、生活、生產、經營的;(6)其他情節惡劣的情形。 (四)關于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認定標準 200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37條第3項規定,“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以上”,屬于“情節嚴重”。經研究認為,這一規定不盡妥當。一是根據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如規定“強拿硬要”二千元以上的,才屬于“情節嚴重”,將導致相關犯罪的入罪標準有失平衡。二是強拿硬要與任意損毀、占用,兩種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存在差異,不宜適用同一數額標準。 《解釋》第4條明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破壞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情節嚴重”:(1)強拿硬要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以上的;(2)多次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3)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精神病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老年人、孕婦、未成年人的財物,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4)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5)嚴重影響他人的工作、生活、生產、經營的;(6)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五)關于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認定標準 《解釋》第5條對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認定標準作了規定,明確在車站、碼頭、機場、醫院、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起哄鬧事,應當根據公共場所的性質、公共活動的重要程度、公共場所的人數、起哄鬧事的時間、公共場所受影響的范圍與程度等因素,綜合判斷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 (六)關于糾集他人多次尋釁滋事的認定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尋釁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實踐中對于該規定的具體理解存在不同認識,主要集中在如下三個問題:(1)應否有時間跨度的限制;(2)每次實施的尋釁滋事行為是否須構成犯罪;(3)每次尋釁滋事行為是否須未經處理。經研究,《解釋》第6條規定:“糾集他人三次以上實施尋釁滋事犯罪,未經處理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罰。”據此,對尋釁滋事行為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應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每次實施的尋釁滋事行為均構成犯罪。二是每次尋釁滋事行為未經處理,包括行政處理和刑事處理。至于多次尋釁滋事行為的時間跨度,《解釋》未作限制,只要未超過法定的追訴時限期限,均可計入。 (七)關于尋釁滋事罪與其他犯罪競合時的處理規則 《解釋》第7條明確了尋釁滋事罪與其他犯罪競合時的處理規則,即“從一重處斷”,規定實施尋釁滋事行為,同時符合尋釁滋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敲詐勒索罪、搶奪罪、搶劫罪等罪的構成要件的,依照處罰較重的犯罪定罪處罰。 (八)關于尋釁滋事刑事案件的從寬處理 《解釋》第8條對尋釁滋事刑事案件的從寬處理作了規定,明確行為人認罪、悔罪,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或者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從輕處罰;犯罪情節輕微的,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尋釁滋事案件怎么處理
故意尋釁滋事,一般要對行為人進行行政處罰,如果觸犯刑法的,一般情節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尋釁滋事罪司法解釋:
為依法懲治尋釁滋事犯罪,維護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行為人為尋求刺激、發泄情緒、逞強耍橫等,無事生非,實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行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發矛盾糾紛,借故生非,實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發或者被害人對矛盾激化負有主要責任的除外。行為人因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糾紛,實施毆打、辱罵、恐嚇他人或者損毀、占用他人財物等行為的,一般不認定為“尋釁滋事”,但經有關部門批評制止或者處理處罰后,繼續實施前列行為,破壞社會秩序的除外。
第二條隨意毆打他人,破壞社會秩序。
第三條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破壞社會秩序。
第四條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破壞社會秩序。
第五條在車站、碼頭、機場、醫院、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起哄鬧事,應當根據公共場所的性質、公共活動的重要程度、公共場所的人數、起哄鬧事的時間、公共場所受影響的范圍與程度等因素,綜合判斷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
第六條糾集他人三次以上實施尋釁滋事犯罪,未經處理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罰。
第七條實施尋釁滋事行為,同時符合尋釁滋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敲詐勒索罪、搶奪罪、搶劫罪等罪的構成要件的,依照處罰較重的犯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行為人認罪、悔罪,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或者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從輕處罰;犯罪情節輕微的,可以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尋釁滋事罪必須是行為情節惡劣、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才構成犯罪。對于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尋釁滋事行為,不以該罪論處。
法律依據
第二百九十三條 【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