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罪加重情節有哪幾種
在法律中所謂的搶劫罪,通俗的來講,就是對財物的所有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其財物搶走的行為。但是由于其情節不同,法律的判決就不同。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整理一下搶劫罪加重情節有哪些,歡迎閱讀。搶劫罪加重情節有哪幾種 《刑法》第263條列舉了搶劫罪的8種加重情形,具有其中情形之一,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關于“入戶搶劫”。對“戶”字的理解,是指居民私人住宅,不包括其他場所。侵入居民私人住宅,具有更大的危害性。相對機關、學校、賓館、商店、工廠而言,住宅較為封閉,更容易受到侵害,且在受侵害時不容易得到援助,因而常常是盜竊、搶劫犯罪的重點目標,需要刑法予以重點保護。 2、關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公共交通工具,是指正在運營中的從事旅客運輸的火車、輪船、飛機,以及各種公共汽車、大、中型出租車屬于公共交通工具。 3、關于“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之所以把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作為特殊的搶劫對象加以規定,是因為金融機構的經營資金、有價證券和客戶的資金等有特殊的意義,需要特別保護。對“金融機構”應作限制性解釋,不包括其辦公用品、交通工具等一般性財物。搶劫正在使用的金融機構的運鈔車的,則應視為“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 4、關于“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所謂“多次”,一般是指在不同時間和地點對同一人或不同人實施搶劫三次以上。在同一地點不間斷地對兩人以上依次實施搶劫的,應視為一次。行為人預定計劃要連續搶劫數戶人家,雖然符合連續犯的概念,但計算次數時,搶劫一戶人家應視為一次,搶劫多戶人家就是多次。 5、“關于搶劫致人重傷、死亡”。搶劫致人重傷、死亡,是指行為人為劫取財物對被害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直接造成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既包括行為人為劫取財物而預謀故意殺人,故意傷害他人,或者在劫取財物過程中,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他人,也包括故意傷害致死或者其他過失致人死亡的情形,但不包括行為人實施搶劫后,為滅口而故意殺人的情形,對后者應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致人重傷、死亡”必須與行為人的搶劫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被害人自傷、自殺身亡的不應包括在內。 6、關于“冒充軍警人員搶劫”。冒充軍警人員搶劫,是指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員冒充現役軍人、武警官兵、公安人員、司法警察等身份,或者有此種身份的軍警人員冒充另一種軍警人員的身份實施搶劫行為。冒充與自己身份相同的高級職務人員,如士兵冒充軍官,則不屬于本項規定的“冒充”。冒充的手段無特定要求,行為人可以穿制服冒充,或者持假證件冒充,均無不可。 7、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規定,持槍搶劫,是指行為人使用槍支或者向被害人顯示持有、佩帶的槍支進行搶劫的行為。槍支,是指《槍支管理法》規定的各種槍支,即以火藥或者壓縮液體等為動力,利用管狀器具發射金屬彈丸或者其他物質,足以致人傷亡或者喪失知覺的各種槍支。 8、關于“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本項規定關鍵是確定軍用物資的范圍。一般認為,軍用物資,是指供武裝部門使用的物資,如被服、糧食、油料、藥材、軍事工程材料等。但是針對槍支、彈藥,刑法第127條第2款又設置了“搶劫槍支、彈藥罪”。從特別法條優于一般法條的法條適用原則看,后者要優先適用。但依照搶劫槍支、彈藥罪處罰,法定刑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不包括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等附加刑。而以搶劫罪處罰,除適用上述主刑外,還應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兩相比較,以“搶劫槍支、彈藥罪”處罰反而較輕。因此,搶劫槍支、彈藥該定哪個罪,實踐中有爭議。
搶劫罪加重情節有哪些
(一)入戶搶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七)持槍搶劫的;(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相關推薦:
誤人輕傷賠償(無意誤傷他人怎么賠)
車禍賠償欠債(丈夫車禍欠債 妻子有義務償還嗎)
網警立案期限(網警通過轉賬記錄多久能找到你)
刑事證據范圍(證據種類包括幾)
雙手燒傷賠償(燒傷工傷鑒定級別是怎么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