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區別
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區別如下: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后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并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征,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報復陷害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報復陷害罪是為了報復陷害他人,誣告陷害罪是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為目的;報復陷害罪則表現為行為人濫用職權,進行報復陷害的行為,誣告陷害罪是行為人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作虛假告發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第二百五十四條
【報復陷害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報復陷害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是什么?
報復陷害罪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民主權利和國家機關的正?;顒?。客觀方面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報復陷害他人的目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報復陷害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報復陷害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法律分析:在《刑法》上,并沒有陷害罪這個罪名,但是有誣告陷害罪和報復陷害罪。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報復陷害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第二百五十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推薦:
單位犯罪如何稱呼(何時被稱為犯罪嫌疑人)
假釋期間重新犯罪(假釋期間再犯新罪 將如何判罰)
辯護人妨害作證罪(妨害作證罪刑法對辯護人的處罰標準)
聚眾斗毆罪的構成(聚眾斗毆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聚眾斗毆罪刑事判決書(李顯其的罪判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