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答辯書是指抗辯人對原訴人在起訴書中所作陳述作出的書面回應。答辯書通常是抗辯人對原訴人在起訴書中的所作陳述的部分或全部有異議,從而提出的抗辯。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幾篇關于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答辯狀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范文一:
辯人:南昌景昌紙箱包裝有限公司
地址:南昌縣東新鄉小洲村委會胡家村
法定代表人:黃炳炎, 聯系電話:13807095398
委托代理人:萬里濤,南昌市為民法律服務所 法律工作者。
因東光縣鑫宇紙箱機械廠(以下簡稱東光廠)訴答辯人加工合同糾紛一案,現答辯人依法答辯如下。
一、本案的案由不是“加工合同糾紛”而是“買賣合同糾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51條、252條之規定:加工合同是指承攬人以自己的技能、設備、和勞力,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將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加工為成品,定作人接受該成品并支付報酬的合同。而東光廠提供的合同,表面上寫的是《加工定作合同》,但定作人席泉林并未提供原材料,也未提供加工成品的圖紙、驗收標準等事項,東光廠提供的所謂“定作成品”實際上是東光廠自己生產的產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30條之規定,東光廠與席泉林簽訂的是《買賣合同》,他們之間發生糾紛的案由應定為“買賣合同糾紛”。
二、答辯人不是本案適格的被告,只能作為第三人參與訴訟。
縱觀本案東光廠向法院提供的合同及欠條,上面沒有答辯人的公章,也沒有答辯人的法定代表人簽名,所以答辯人不是本案適格的被告,但由于東光廠與席泉林買賣的設備最終是答辯人使用,故答辯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與本案的訴訟。
三、東光廠提供的產品夸大宣傳,是不合格產品,不符合國家和行業的標準。
首先,東光廠只不過是東光縣的一個個體工商戶,但他在企業介紹時宣傳是河北省東光縣鑫宇紙箱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號稱“重質量、講信譽”,卻連一個完整的企業產品標準都沒有。
其次,像東光廠提供的YSF-D四色瓦楞紙板水性印刷輪轉模切開槽機、圓壓圓模切機、薄刀分紙機、網紋線等產品,根本達不到質量標準要求。產品既沒有出廠合格證,也沒有使用說明書,產品也沒有安裝調試,人員培訓更沒有。
最后,答辯人聲明,保留向東光廠追償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對答辯人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的權利。
綜上所述,答辯人使用的雖然是東光廠的產品,但是與席泉林簽訂的《買賣協議》,與東光廠無關,答辯人付款也是付給席泉林的,況且款項已基本付清。席泉林所寫的欠條應由其個人承擔,東光廠應承擔其生產的產品售后服務的責任。懇請法院查明事實,駁回東光廠對答辯人的訴請!
此致
南昌縣人民法院
答辯人:南昌景昌紙箱包裝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范文二:
反訴人張某某、胡某訴答辯人贛榆縣某某汽車銷售部合同糾紛一案,答辯人現提出如下答辯意見:反訴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既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法律依據,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反訴人的訴訟請求,其理由陳述如下:
一、答辯人已經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不需要雙倍返還定金6萬元
2010年5月18日,答辯人贛榆縣某某汽車銷售部與反訴人張某某簽訂了《購車協議》,約定由反訴人向答辯人購買STQ4250號汽車頭,價款為23.9萬元,預交定金3萬元,反訴人在提車時將剩余的車款一次性付清。雙方合同簽訂后,在2010年7月6日,反訴人到答辯人處提車,同時,反訴人胡某向答辯人寫了一張欠車款貳拾萬零玖仟元的欠條。至此,答辯人已經履行了向反訴人交付車輛的合同義務;而與之相反的是,反訴人至今還沒有向答辯人支付清剩余車款20.9萬元,雖然答辯人長期以來三番五次地向反訴人催要剩余的車款20.9萬元,但是,反訴人卻以各種理由拒絕、抵賴,反訴人已經很嚴重地違反了雙方簽訂的購車協議的相關約定,根據合同法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反訴人無權要求返還定金,反訴人更加無權要求答辯人雙倍返還定金,而應該是反訴人繼續履行合同義務,即一次性支付清剩余車款20.9萬元。因此,答辯人已經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不需要雙倍返還定金6萬元。
二、連云港某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不具有該車的經銷權和所有權
答辯人與該訴爭車輛的生產廠家湖北某某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江蘇經理部簽訂了代理協議,答辯人由此取得了該車輛在連云港區域的經銷權。該車輛是由生產廠家湖北某某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從該公司發貨到江蘇南通,然后,根據江蘇市場的銷售情況再調配到贛榆縣即答辯人的銷售部,因此,答辯人擁有該車輛的所有權,反訴人胡某向答辯人寫了一張欠車款貳拾萬零玖仟元的欠條,這一系列證據材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完全可以證明答辯人具有該車的經銷權和所有權,而連云港某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不具有該車的經銷權和所有權,因此,反訴人在反訴狀中稱從連云港某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購買,根本沒有事實依據,簡直是無稽之談!
三、該車不存在質量問題,答辯人不需要賠償反訴人所謂的經濟損失
該車是經過生產廠家質量檢測合格后才準予出廠的,符合生產廠家的企業質量標準,同時,也符合相關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在答辯人與反訴人簽訂的購車協議中的第五、六條明確約定:反訴人在提車的時候對該車質量沒有提出異議的話,即表示認同該車質量是合格的,答辯人對此不再承擔任何責任。而反訴人在反訴狀中稱到答辯人處對該車進行整改,其真正的原因是反訴人購買的該車是牽引車,反訴人還另外購買了一輛后掛車,牽引車與后掛車組成一個整體才能夠用于運輸經營活動,而反訴人另外購買的后掛車與反訴人在答辯人處購買的該車由于不是同一個汽車廠家生產的,后掛車與該牽引車在高度上是不匹配的,而需要對該牽引車的高度進行適當的整改才能夠與后掛車配合使用,才能夠使前后車作為一個整體運輸工具用于正常的`運輸經營活動。因此,反訴人所稱的到答辯人處對該車進行整改的原因不是因為該車存在質量問題而是出于以上的特殊原因,所以,答辯人不需要賠償反訴人所謂的經濟損失。
民事訴訟法答辯狀范文,答辯狀是被告(人)、被反訴人、被上訴人、被申請(訴)人針對起訴狀、反訴狀、上訴狀、再審申請(訴)書的內容,在法定期限內根據事實和法律進行回答和辯駁的文書,下面帶來民事訴訟法答辯狀范文,歡迎閱讀。
民事訴訟法答辯狀范文【1】
答辯人:
名稱: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 電話: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
委托代理人:姓名:_____ 性別:_______ 年齡:___
民族:____ 職務:____ 工作單位: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
因____________訴我單位_________一案,答辯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致
_____人民法院
答辯人:_______(蓋章)
法定代表人:_____(簽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答辯書副本____份。
其它證明文件___份。
注:答辯理由應陳述起訴書中與事實不符,證據不足,缺少法律依據等問題,并列舉有關證據和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答辯狀范文【2】
答辯人:____集團公司
住所地:____市____區____路____號
法定代表人:____職務:總經理
答辯人因與______承攬合同糾紛一案,現依據事實和法律,提出以下答辯意見,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一、____集團陜西分公司為原告訴稱承攬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具有獨立訴訟主體地位,應當參加訴訟,原告無權直接起訴總公司。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
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民訴意見》第40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第五款包括法人依法設立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____集團陜西分公司為依法成立、經依法登記、有營業執照的分公司,具有相對獨立性。
與原告發生承攬合同糾紛的當事人為分公司,依據上述法律的規定,分公司雖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具有當事人資格,應當作為訴訟主體獨立參加訴訟。
該承攬合同糾紛為原告與分公司簽訂,總公司并不知情,對于該承攬合同的真實性及其履行情況均無從得知。
原告訴稱與分公司存在承攬合同糾紛,分公司有獨立訴訟資格,原告應該以分公司為被告,無權直接起訴總公司。
二、原告訴稱,20___年12月9日,分公司原負責人ZZ在其承攬合同中簽字,對所拖欠貨款進行了確認。
而原告在起訴書中稱原負責人為“楊惠生”,若原負責人ZZ真的對所拖欠貨款進行了簽字確認,原告不可能不知原負責人Z經理的真實姓名;且原告并沒有提供所稱的承攬合同,也沒有提供其他相關證據,答辯人有理由懷疑該承攬合同的真實性,不排除偽造的可能性。
三、____集團陜西分公司原負責人________已涉嫌貪腐被西安市新城分局立案偵查,下落不明,并將本案涉及的相關合同及其他材料帶走,致使總公司無法掌握其他的證明材料,對本承攬合同是否真實存在及是否屬于ZZ的個人行為等重要事實無法明確,更無法考證,需要等ZZ歸案及公安機關的調查結果才能查明。
因此,本案所涉承攬合同糾紛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有待核實。
綜上,本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原告無權起訴總公司,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條、第65條等相關法律規定,特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以維護答辯人合法權益。
此致
____區人民法院
答辯人: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民事訴訟法答辯狀范文【3】
答辯人:張____,男,漢族,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住址:____省____市____鎮____村。
聯系電話:____________
被答辯人:________有限公司,所在地:____省____市____路____號。
法定代表人:____,聯系電話:____________
因原告____有限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裁決(____勞仲案字【____】第____號),向貴院提起民事訴訟,現答辯如下:
原告訴稱的理由完全不符合事實。
今年4月9日下午,原告總經理叫被告到辦公室談話,說公司經營困難,需要裁減人員,可以補給一個月工資,不要再來上班,回家另找工作。
被告回答說,本人在公司已連續工作十余年,合同未到期即被解雇,僅補給一個月工資實在太少,于是當場表示不同意。
總經理便勸說,私人企業就是這樣:忙時就招人,不忙就走人(即辭退)。
次日上午,被告到公司上班,但公司領導沒有安排工作,事實上公司已處于停業狀況,其他員工早已被解雇,只剩少數管理人員還在上班。
被告到公司財務部準備結算下鄉補貼,也沒有人理睬。
因此,只好回家等待公司消息。
此后,原告一直沒有找過被告協商,也沒有補給一個月工資。
被告認為在原告單位連續工作已超過十年,依法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原告不但不肯簽訂,而且勞動合同未到期即被無故解除勞動關系,又不愿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這種單方任意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又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的行為,明顯違反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嚴重侵犯了被告的合法權益。
為此,被告只好申請勞動仲裁,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原告起訴狀中訴稱,“被告已同意解除勞動合同,若不同意,公司可以另外安排其他崗位讓被告繼續上班”,并提供一份《情況說明》作為證據。
這完全是不顧事實胡說,被告根本沒有說同意解除。
況且,提供《情況說明》的邢某系公司管理人員,還在公司繼續上班,與公司有直接利害關系,只是出于被迫無奈,才違心出具書面證明,故法院不應采信。
原告在起訴狀中訴稱:“雙方事實上已經就解除勞動合同及補償方案達成一致?!比绻_實如此,原告為何遲遲不按雙方達成一致的方案給予補償呢?既然已經“達成一致”,為什么至今沒有補給一個月工資?可見,雙方并未達成一致意見,原告所述與事實不符。
否則,被告何必向勞動仲裁申訴呢?
事實是原告經營困難,裁減人員,才不讓被告上班,導致被告失業。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同時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但時隔半個多月,原告既未通知被告繼續上班,也沒有出具證明并為被告辦理有關手續。
既然已被原告解雇,無法挽回,為了及時領取失業保險金,維持日常生活,無奈之下,只好要求原告出具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以便辦理失業保險待遇申請。
如果另外安排被告上班,被告何必去申請呢?況且,為了辦理申請,到原告單位求爺爺告奶奶,不知跑了多少次,為什么原告領導見到被告后讓其“擅自離開崗位”而不管不問呢?
本案雙方發生糾紛后,直到原告收到勞動仲裁開庭通知書才許諾被告只要撤銷申訴,可以另外安排崗位繼續上班。
原告大概發現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確實未到期,勞動仲裁作出裁決后,也許對其不利,才故意這樣說。
其實這完全是騙人的把戲,根本不可能另外安排。
因為公司經營確實發生嚴重困難,原先一起上班的員工都已被解雇,也沒有得到經濟補償。
被告若不向勞動仲裁申訴,也肯定會同其他員工一樣,絕不可能獲得補償。
原告明明知道被告已辦理失業保險待遇申請,已不可能再回到原單位上班。
如果確實如同原告所說,為何不早說呢?由此可見,原告這樣說的目的是為了蒙騙法官。
綜上所述,原告訴稱的理由,既與事實不符,難以成立,又自相矛盾,不合情理,目的是為了逃避和推卸自己應負的經濟補償責任。
鑒于上述實際情況,懇請法院主持公道,依法駁回原告訴稱,維持勞動仲裁對本案作出的裁決,以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
此致____市人民法院
答辯人:張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