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已滿多少歲的人犯罪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法律規定只有年齡達到一定的年齡才會承擔刑事責任,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但是也有例外,未成年人犯了八種重罪也要負刑事責任。那么,法律規定已滿多少歲的人犯罪?現在就跟著來了解一下吧。一、法律規定已滿多少歲的人犯罪 刑法明確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的,犯八種罪的要負刑事責任。具體規定如下: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犯罪(英文:Juveniledelinquency,又稱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是各國常見的社會問題之一。大部份國家地區的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有特別規定,但部分地區如香港則規定在未成年人若觸犯嚴重罪行(如謀殺等)將需以普通法律作規范,與成年人看齊。 三、未成年打人輕傷二級法院怎么判刑 1、輕傷二級,一般會判處一年左右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為是未成年人,一般會判處緩刑的。 2、如果主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取得受害人的諒解,判處的刑期可以考慮減少。賠償損失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等直接的物質損失。 3、《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刑法》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以上就是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法律規定已滿多少歲的人犯罪的相關內容。根據有關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的,犯八種罪的要負刑事責任。。
青少年犯罪人的年齡范圍
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br>據此,在我國,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只對八種較為嚴重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對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而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
一、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1、學生進行法紀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青少年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思想認識和道德評價能力較差,有時分辨不清美與丑、是與非、榮與辱的界限,法制觀念淡薄,以致做出違紀、違法的事情。這不但影響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長,也給社會和他人造成不應有的傷害?,F實生活中,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而且近年來呈低齡化特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法律知識的缺乏和法制觀念的淡薄。
2、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們自覺遵守法律。為了提高未成年學生的守法意識,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學校應當切實抓好未成年學生的道德建設,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3、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是科學的世界觀,它不僅闡明了自然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闡明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科學的事實向學生闡明這些道理,使學生樹立這種世界觀。
所謂人生觀就是個體對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教師可以通過班會、歷史課、思想品德課和第二課堂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青年一代所肩負的歷史重任,啟發學生經常地、主動地從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思想、言行以及所從事的各項活動,從而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青少年犯罪的判刑年齡是多少
在現實社會中,由于未成年人犯罪判刑年齡的原因,我國規定一部分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也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所以對判刑年齡做出認定也是很有必要。在法律規定中,未成年犯罪該如何判刑呢?下文中,我為你做詳細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青少年犯罪的判刑年齡是多少 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國家(例如日本)的定義上是指未滿二十周歲的公民。對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根據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歲不滿18歲的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的規定,刑事責任年齡一律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并且應自行為人出生的年月日起按日為單位計算實足年齡。即“不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應包括該周歲生日那天在內,而應從該生日的第二天起才為“已滿”。二、未成年犯罪如何判刑 人民法院在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要正確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有關規定,嚴肅執法,認真貫徹“寓教于審,懲教結合”的基本原則,審理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對未成年人犯罪具體量刑時,不但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性質和危害社會的程度,還要充分考慮其犯罪的動機、是否初犯、偶犯或者慣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情況,以及犯罪后有無悔罪、一貫表現等情況,決定對其從輕還是減輕處罰,使判處的刑罰有利于未成年犯罪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 根據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解釋,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時要注意以下情況: 1、對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的未成年犯,除依法判處無期徒刑以外的,一般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也不應單獨適用剝奪政治權利。這是因為未成年人年齡小,政治權利的不少內容本來就無權行使,如選舉權、被選舉權等等。他們本身尚不是政治權利主體,對其剝奪政治權利無實際意義。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應當”的含義是法定指令性,“減輕”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從輕”是在法定刑以內輕判。同時應注意到對未成年人罪犯不能適用死刑,包括不能適用死緩。 3、未成年人犯罪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的,其附帶民事賠償責任由監護人承擔,未成年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單位承擔監護人的除外。對未成年人適用罰金或沒收財產是一種附加。根據罪責自負原則,一般應當由罪犯本人承擔。對于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 4、對未成年罪犯中的初犯、偶犯,如果罪行較輕,悔罪表現好,并有犯罪預備、中止、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等情形或屬被脅迫、屬從犯,或有自首、立功表現的,一般應當免予刑事處罰。 5、大膽適用緩刑,減少關押,防止“近墨者黑”。對未成年犯應盡量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上改造,對于宣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是法定)的未成年罪犯,只要犯罪后有悔罪表現的,家庭有監護條件或者社會幫教措施能夠落實,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應當適用緩刑,以免造成勞改場所交叉感染。同時充分發揮家庭及社會教育、感化、挽救的作用,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改造環境。 綜合上述,我整理有關對青少年犯罪判刑年齡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如果屬于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后也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針對已滿14周歲但尚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也僅僅是對一些重罪,如搶劫罪、強奸罪等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