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
犯罪預備特征包括:
1.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
2.行為人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
3.行為人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
4.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一、犯罪的社會危害
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危害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即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基礎。例如危害國家安全罪;
2.危害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公共財產,即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如破壞生產經營罪等;
3.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如殺人、傷害、強奸罪等;
4.破壞社會主義的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例如妨害公務罪、制造、販賣毒品罪等。
二、犯罪預備處罰的原則有:
1、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
2、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
3、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
4、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預備的,對其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具有以下四個特征: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事實上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按其停止下來是否已經完成為標準,可以區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是犯罪的完成形態,即犯罪既遂形態。二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態這一類型中,又可以根據犯罪停止下來的原因或其距離犯罪完成的遠近等情況的不同,進一步再區分為犯罪的預備形態、未遂形態和中止形態。
犯罪預備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法律分析: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1)用以殺傷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2)用以破壞、分離犯罪對象物品或者破壞、排除犯罪障礙物的器械物品;(3)專用為達到或逃離犯罪現場或進行犯罪活動的交通工具;等等。2、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等等。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應注意下述三種區分:1、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的一種停頓狀態,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行為發展的一個過程;2、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分:犯意表示是在實施犯罪活動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流露出來;3、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的特征是什么
犯罪預備必須符合以下特征: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 刑法 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