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重傷罪怎樣認定
一、過失致人重傷罪怎樣認定 (一)過失致人重傷與意外事件致人重傷的區別 關鍵在于行為人對他人重傷的結果是否能夠預見、應否預見。這需要根據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能力和行為當時的情況來考察。 (二)本罪與 過失致人死亡罪 的區別 在司法實踐中,有人往往將過失傷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定為過失傷害致死,尤其是對于因過失當場致人重傷,但由于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而死亡的案件,更容易被認定為“過失重傷(致死)罪”。我們認為這種做法不僅于法無據,而且也不符合 犯罪構成 原理。“過失傷害致人死亡”,實質上就是過失致人死亡罪,無非是在這種案件中,行為人對他人重傷、死亡的結果都是存在過失。過失致人重傷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在于過失行為最終引起的結果是重傷還是死亡。是重傷的定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死亡的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三)本罪與 故意傷害罪 的區別 如果行為人以輕傷為故意,而過失地導致了他人重傷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而不應以過失致人重傷罪對行為人定性。 二、過失致人重傷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身體權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其客體為身體即自然人的軀體,包括四肢、五官及毛發、指甲等。假肢、假牙等已構成肢體不可分離的一總分,亦應屬于身體,但可以自由裝卸的則不屬于身體。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認定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需要注意兩點: 1、構成過失重傷罪,法律不僅要求行為人的行為必須造成他人實際的傷害結果而且要求這種傷害只有達到重傷的程度,才構成犯罪。如果過失致人輕傷,則不構成犯罪,行為人只承擔此事賠償責任。 2、構成過失重傷罪,還要求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直接因果關系。即行為人的行為直接地、必然地造成了這種重傷結果,行為人的行為是造成這一重傷結果的決定性的、根本的原因。如果重傷結果的產生,并不是由該行為人的行為所直接決定的,也就不能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前者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被害人重傷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后者是指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被害人重傷的結果。 過失重傷罪的本質特征在于:行為人既沒有殺人的故意,也沒有傷害的故意,只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才造成被害人重傷的結果,如果事實證明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引起的重傷結果的發生并沒有預見,而且根據實際情況也不可能預見,則屬于意外事件,行為人主觀上沒有罪過,因而對重傷不負刑事責任。 與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 相比,過失致人重傷的,至少行為人的主觀惡性是不大的。因此,在具體的量刑處罰上面也是比較輕的,法律中規定一般是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 管制 。而只有先進行了認定之后,才能以此罪定罪處罰。
過失致人重傷罪
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指過失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身體杖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伴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法律分析: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指過失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身體杖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伴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過失致人重傷罪,是指過失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行為。過失致人重傷罪主要有以下構成特征:(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身體權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其客體為身體即自然人的軀體,包括四肢、五官及毛發、指甲等。假肢、假牙等已構成肢體不可分離的一總分,亦應屬于身體,但可以自由裝卸的則不屬于身體。(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認定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需要注意兩點:1、構成過失重傷罪,法律不僅要求行為人的行為必須造成他人實際的傷害結果而且要求這種傷害只有達到重傷的程度,才構成犯罪。如果過失致人輕傷,則不構成犯罪,行為人只承擔此事賠償責任。2、構成過失重傷罪,還要求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直接因果關系。即行為人的行為直接地、必然地造成了這種重傷結果,行為人的行為是造成這一重傷結果的決定性的、根本的原因。如果重傷結果的產生,并不是由該行為人的行為所直接決定的,也就不能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前者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被害人重傷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后者是指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被害人重傷的結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過失傷人和故意傷人如何定性
過失傷人和故意傷人的定性如下:
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但這些傷害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當防衛等合法行為而傷害他人身體的,不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情節輕微只會受到罰款或拘留的處罰,情節嚴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故意傷害罪判刑年限:
1、故意傷害罪一般應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傷害他人,如果致人重傷的,應被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傷害他人,如果導致他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導致他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應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綜上所述,故意傷害罪要求犯罪分子主觀上為故意傷害他人,而過失致人重傷罪則無傷害他人的故意。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相關推薦:
取保候審期間錄口供嗎(取保候審期間錄口供需多久)
桃樹賠償價格(國家占地桃樹賠償價格)
辦無犯罪證明在哪里開(無罪證明在哪里開)
誹謗罪和侮辱罪判幾年(侮辱罪 誹謗罪量刑標準)
國際離婚管轄(涉外離婚訴訟怎么確定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