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是否會判死刑視情況而定:犯故意殺人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如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殺人等等。
犯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
(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
(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a、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
b、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c、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4)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
(6)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的區別有:
1、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屬于故意傷害罪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張明楷教授指出,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必須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
2、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主觀上,必須是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主體要件,年滿14周歲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能構成本罪;
2、主觀要件,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有動機,殺人動機不同,反映出行為人不同的主觀惡性,對于其量刑有重要作用;
3、客體要件,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人的生命權;
4、客觀要件,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關于故意殺人罪的處罰,刑法規定了兩檔刑罰: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殺人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里所規定的“情節較輕”,實踐中可以從犯罪的動機、原因、后果等方面加以考慮,如出于義憤殺人等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