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量刑標準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之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合同欺詐的構成要件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就是明明知道自己的敘述不是真的,并且會讓對方產(chǎn)生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產(chǎn)生;
2、欺詐人進行了欺詐的行為。構成欺詐行為要有兩個條件,即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比如把假冒偽劣產(chǎn)品說成質優(yōu)價廉。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指行為人應告知真實情況而故意不告知;
3、被欺詐人因為欺詐,而產(chǎn)生錯誤認識。這里所說的錯誤,指對合同條款以及別的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只有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和欺詐人的欺詐行為具有因果關系,才構成欺詐;
4、被欺詐人因為錯誤認識而作出意思表示。
三、合同詐騙 與一般合同糾紛的界限
合同糾紛與 合同詐騙罪 有許多相似之處:第一,兩者都產(chǎn)生于民事交往過程中,并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現(xiàn);第二,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對合同所規(guī)定的義務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第三,合同詐騙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合同糾紛中的當事人有時也伴有欺騙行為;第四,兩者都是非法占有特定物。盡管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兩者也有本質的區(qū)別。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是區(qū)別兩者的關鍵。
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
1、考察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不能只根據(jù)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作為區(qū)分詐騙與合同糾紛的標準。但是,也不能否認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行合同的能力,在某種情況下對于是否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又有著重要意義。例如,某人在沒有落實貨源的情況下,為了營利即與人訂立了供貨合同。在收到預付款之后,多方查找貨源,仍未落實,但表示愿意償還貨款,并承擔 違約責任 。此案中,行為人作不具備履行合同的條件下與他人簽訂了供貨合同,但從他的整個活動看,主觀上并沒有詐騙的目的,因此,不能認定為詐騙,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相反地,有些人明知自已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也根本不打算履行合同,但仍與他人簽訂合同,一旦貨款到手,便大事告成,或大肆揮霍,或逃之夭夭,如此等等,不言而明,這些人簽訂合同是假,騙取財物是真,當然應以詐騙論處。
2、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有無欺騙行為。從司法實踐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有欺騙行為,即使合同未能全面履行,也只能作合同糾紛處理,不能定詐騙罪。沒有欺騙,不能定詐騙罪。但是,有欺騙也不一定構成詐騙罪。為了分清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的界限,需要對欺騙作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行為人在事實上虛構了某些虛假成分,但是并非掩蓋其根本無法履行合同的事實,而且實際上也并未影響對 合同的履行 ,或者雖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說明行為人并無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故不能以詐騙罪處理。然而,對于那些偽造證件,使用假證件,編造謊言,騙取信任,掩蓋其根本無力履行合同的真相,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以詐騙罪論處。
3、看行為人在簽訂合同后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行動。司法實踐表明,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在簽訂合同后,必然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使合同得以履行,如果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也會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對方損失。無疑,這屬合同糾紛。但是,有些人在合同簽訂后,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往往是貨款一到手,便大肆揮霍,造成無力償還。這種行動足以證明他根本無意履行合同,完全是出于騙取財物的目的。因此,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4、看行為人在違約以后是否愿意承擔違約責任。司法實踐告訴我們,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若有履行合同的誠意,發(fā)現(xiàn)自己違約或者對方提出違約時,盡管從自身利益出發(fā)可能提出種種辯解,以減輕責任。但是,一般會采用事在事有的態(tài)度,當無可辯駁自已違約時,會承擔違約責任。然而有些人在明知自已違約,不可能履行合同時,往往采取潛逃等方式進行逃避,使對方無法追回自己的經(jīng)濟損失,說明其主觀上具有騙取財物的故意。對于這種人,一般就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是,應當指出,對于那些不得已外出躲債,或者在雙方談判中百般辯解,否認自己違約的,一般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罪,而應當按合同糾紛處理。
5、考察行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影響合同未履行的原因不外乎主客觀兩種情況。查明合同未履行的原因,對于認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有很大作用。根據(jù)我國民法典之規(guī)定,合同當事人均享有合同的權利和承擔相應的義務。一旦取得權利,就必須相對地承擔相應的義務,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是對等的,如果合同當事人一方面享受了權利,而不愿意、不主動去承擔義務,那么合同未履行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造成的,從而說明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是,如果合同當事人享受了權利后,自己盡了最大努力去承擔義務,然而,由于發(fā)生了使行為人無法預料的事實,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對此,應當以合同糾紛處理,不能定合同詐騙罪,因為這種情況行為人不具有騙取財物的目的。
合同詐騙行為侵犯了他人財產(chǎn)權,擾亂了市場秩序,我國通過法律規(guī)定相關刑罰制止犯罪肆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chǎn)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chǎn)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一、合同詐騙罪構成要件(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誠實信用的市場經(jīng)濟秩序和合同當事人的財產(chǎn)所有權。(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上表現(xiàn)為行為人在簽訂或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數(shù)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這里的虛構事實指行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實,騙取被害人信任,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為:假冒訂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盜竊、騙取、偽造、變造簽訂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書、制造“合法身份”、“履行能力”的假相;虛構不存在的基本事實;虛構不存在的合同標的,等等。隱瞞事實真相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掩蓋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隱瞞自己實際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實,隱瞞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圖;隱瞞合同中自己有義務告知對方的其他事實其表現(xiàn)形式有如下五種: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chǎn)權證明作擔保。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chǎn)后逃匿。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三)、主體要件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司法實踐中,應注意區(qū)分自然人利用合同詐騙與單位利用合同詐騙。下列幾種情形應屬于個人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1、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實施合同詐騙的,或者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設立后,以實施合同詐騙犯罪為主要活動的,應認定為個人犯罪2、國有或者集體企業(yè)租賃給個人經(jīng)營的企業(yè),承租人利用企業(yè)名義詐騙的,應認定為個人詐騙。3、國有或者集體企業(yè)為個人提供營業(yè)執(zhí)照,名為集體實為個人的企業(yè),企業(yè)人員以企業(yè)名義進行合同詐騙的,應以個人詐騙論。4、沒有資金、場地、從業(yè)人員等有名無實的皮包公司,利用合同詐騙的,應以個人詐騙論。5、被掛靠企業(yè)提供營業(yè)執(zhí)照,而由掛靠人員自籌資金、自主經(jīng)營、自擔風險的掛靠企業(yè),實施合同詐騙,應認定為個人詐騙。實踐中,“應當注意從單位犯罪的犯罪意志的整體性和利益歸屬的團體性兩點把握究竟是個人合同詐騙還是單位合同詐騙。而且,這兩點之中,利益歸屬的團體性應當優(yōu)先考慮”。(四)、主觀要件合同詐騙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實踐中,在本罪的主觀方面應注意到:間接故意和過失行為不構成本罪。
法律客觀:(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chǎn)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秩序。合同亦稱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為實現(xiàn)一定目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的協(xié)議。合同是商品交換關系化法律上的表現(xiàn)形式,合同法律制度則集中體現(xiàn)和反映了商品經(jīng)濟關系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和一般規(guī)則,為商品交換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模式。因此,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條件下,合同法律制度是維護社會經(jīng)濟秩序的基本保證。 利用經(jīng)濟合同欺詐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形式:無合法經(jīng)營資格的一方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簽訂買賣或承攬合同,騙取定金、預付款或材料費;利用中介機構簽訂轉包合同騙取定金或預付款;虛構建筑工程或轉包建筑工程合同,騙取工程預付款;雙方當事人串通利用合同將國有或集體財產(chǎn)轉移或據(jù)為己有;本無履約能力,弄虛作假,蒙騙他人簽訂合同,或是約定難以完成的條款,當對方違約后向其追償違約金。 合同詐騙,直接使他方當事人的財產(chǎn)減少,侵害了他方當事人的所有權,同時,合同詐騙對于社會主義市場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造成了極大的妨害,本條從詐騙罪中分離出來,明定合同詐騙罪,對打擊合同詐騙活動,意義深遠。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且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對于以簽訂合同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認定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關鍵在于查清行為人在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也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者擔保,故意制造假象使與之簽訂合同的人產(chǎn)生錯覺,“自愿”地與行騙人簽訂合同,從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這是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在客觀方面的主要特征。具體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行為人根本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應當以簽訂合同時行為人的資信或貨源清況作依據(jù)。比如簽訂購銷合同時,供貨方既沒有實物儲備,也沒有貨物來源,利用一些單位急于購買緊俏或便宜物資的心理,虛構貨源,騙取信任,接受合同預付款或定金后,逾期又不履行合同,就可以認定為沒有實際履約能力。要區(qū)別兩種情況:一種是行為人簽約時雖無實際履約能力,但簽約之前與他人有購買同一標的物的要約或合同,簽約后因原訂合同的一方毀約,致使后一個合同不能履行的,可視為有一定的合同履行能力;另一種是行為人簽約時根本沒有履約能力,僅僅是在簽約后才去與第三方簽訂相同內容的購銷合同,事實上又未兌現(xiàn),這種情況就不能認定行為人具備履約能力。如果不看簽約時的實際履約能力,僅僅根據(jù)簽約后的履行表現(xiàn)來作判斷,很容易使犯罪分子蒙混過關。當然,還要注意區(qū)別根本無履行合同能力與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的界限,只有完全沒有履行合同能力的才能以詐騙罪論處。 2、采取欺騙手段。欺騙手段絕大多數(shù)是作為,而不可能是單純的不作為。欺騙手段表現(xiàn)為行為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虛構事實,是指行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實,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假冒訂立合同必需的身份;盜竊、騙取、偽造、變造簽訂合同所必需的法律文件、文書、制造合法身份、履約能力的假象;虛構不存在的基本事實;虛構不存在的合同標的;等等。隱瞞事實真相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掩蓋客觀存在的基本事實,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隱瞞自己實際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實,隱瞞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圖;隱瞞合同中自己有義務告知對方的其他事實。 3、使與之簽訂合同的人產(chǎn)生錯誤認識。這種錯誤認識是指對能夠引起處分財產(chǎn)的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而不是泛指受騙者對案件的一切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在合同詐騙犯罪中,受騙者的錯誤認識是由于行騙者的行騙行為所引起的,在時間順序上,欺騙在先,是受騙者產(chǎn)生錯誤認識的原因。受騙人產(chǎn)生錯誤認識在后,是欺騙的結果。如果他人錯誤認識在先,行為人利用他人的錯誤認識取得財物,只能作為民事糾紛而不能作為詐騙犯罪處理。如果行為人雖然采取了欺騙手段,他人認識上也存在錯誤,并基于這種錯誤認識錯誤地處分了財產(chǎn),但欺騙手段與錯誤認識之間缺乏因果聯(lián)系,也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4、被騙人自愿地與行為人簽訂合同并履行合同義務,交付財物或者行為人(或第三人)直接非法占有他人因履約而交付的財物。 作為行騙者詐騙手段的經(jīng)濟合同,就其種類講,通常有三種: (1)簽訂買賣合同,騙取現(xiàn)金或實物。 有五種情況: 一是利用盜竊、偽造或騙取的空白合同和介紹信與他人簽訂合同; 二是用已作廢、失效的合同書、介紹信,冒充有效的合同書、介紹信與他人簽訂合同; 三是利用已撤銷單位的名義及其印章、介紹信、合同書與他人簽訂合同; 四是在條款上做手腳,使合同無法按期履行; 五是在標的物上設陷井,使對方違約而不履行合同。 (2)利用承包合同進行詐騙。行為人無承包能力,以騙取錢財為目的,承包工廠或某項工程,騙取大量錢財供自己揮霍或一溜了之。 (3)利用聯(lián)營合同騙取錢財。行為人根本無生產(chǎn)經(jīng)營能力,利用與他人簽訂聯(lián)營合同,騙取聯(lián)營單位的錢財。 就合同詐欺犯罪中合同的形式和內容看,有兩種情形: (1)以假面目簽訂的合同。假面目是指行為人的姓名和身份、簽訂的合同、使用的公章和介紹信等是假的。假的面目必然導致合同內容的虛假性,即客觀上無法履行合同的內容。行為人向他人簽訂這種合同,欺詐故意明顯,只要所騙人財物到手,即可認定合同詐騙既遂。 (2)以真面目簽訂的合同。真面目是指行為人的姓名和身份、簽訂的合同、使用的公章和介紹信都是真的,即實際上存在這一單位或個人。以真面目簽訂的合同的內容有真有假,其間還存在三種情況: 一是內容真實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這種合同的簽訂,至少表明了行為人在簽訂時有通過合同進行經(jīng)濟往來的真實意思,而非詐騙錢財,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即使合同簽訂后沒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屬于詐騙犯罪。但是,應當注意,有的行為人以有限的履約能力與他人簽訂大大超過此履約能力的合同,如僅有供應一百噸煤的合同,卻相繼與多家客戶簽訂各供應一百噸煤的合同,如果簽訂后,行為人積極落實貨源,設法履行合同,雖然最終沒有完全履約,也不認定為詐騙罪。但若行為人在多個合同簽訂后,并沒有設法履行合同,其詐騙犯意明顯,自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赴。 二是內容半真半假的合同。也就是那種行為人已初步聯(lián)系過貨源,但其貨源并未完全確定或并未完全到手。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其內容帶有半真半假的性質。這類合同客觀上已經(jīng)具備部分履約的可能性,行為人主觀上以及實際行為中是否為履行合同作努力成為確定其行為性質的關鍵。如果行為人有履約意圖,客觀上也為履行合同作積極努力,最后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認定為詐騙犯罪。相反,如果客觀上盡管有履約的可能,但行為人收取他人的預付款或定金以后,主觀上無履行合間的意圖,這實際上借有部分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當然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三是內容假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完全沒有履約能力情況下簽訂的合同。行為人主觀上意圖無償占有他人錢財,且無歸還的意思表示,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將所騙之錢財用于揮霍或作其他用途,這種作為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如果行為人雖然客觀上非法占有他人的錢財,但主觀上并不想長期占有,而是想臨時取得該財物的占有權、使用權,甚至收益權,待生意成功之后再作歸還。這實際上是一種套用他人資金的行為,一般不宜以詐騙罪論處。 利用經(jīng)濟合同進行詐騙的犯罪對象主要有: (1)簽訂虛假購銷合同,騙取貨物。有的偽造證件、合同書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或其他部門的擔保書,以合法身份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匯票,盜竊單位空白支票,利用失效的支票或空頭支票誘惑對方訂合同;有的以洽談業(yè)務、訂貨、幫助他人推銷產(chǎn)品為由,與對方簽訂合同,等等。行為人行騙時大都隱瞞真實身份,以先提貨、后付款為由,利用對方急于推銷自已產(chǎn)品的心理,騙取貨物。然后將貨物低價銷售,私吞貨款,或者將貨物用于還債、作抵押等。 (2)虛構貨源,簽訂空頭合同,詐騙貨款。有的偽造上級主管部門的假批文作貨源;有的以偽造的提貨單作貨源;有的抓住對方急需某種緊俏物資和商品的心理,口頭虛構貨源;有的故意讓對方看不屬于自己卻謊稱是自已的貨,或根本無貨可看,蒙騙對方;有的則以偽造的買賣合同作貨源;等等。 (3)偽造身份簽訂虛假合同,騙取他人預付款或定金。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有兩種心理:一是只要將預付款或定金騙到手,就算大功告成:另一是先騙得預付款或定金,然后如有可能騙到貨款就繼續(xù)騙取貨款,沒有可能就一走了之。 (4)以誘餌開路騙取他人錢物。有的犯罪分子為了達到騙取對方巨額財物的目的,以給付部分預付款為誘餌,一旦把對方的錢物置于白己的控制之下后,就溜之大吉,還有的以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騙取對方信任,誘使對方進一步按合同交付財物,采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欺詐手段騙錢騙物。 (5)簽訂假合同,騙取他人的活動費、好處費或提成費等,這些人同對方簽訂合同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騙取貨物、貨款,也不是為了騙取定金或預付款,而是為了一次性地騙取各種名義的費用,只要將這筆財物騙到手就遠走高飛。這些人一般都偽造身份、證件,自稱能買到急需緊俏物資或以幫助對方推銷產(chǎn)品為誘餌,寫對方簽訂虛假買賣合同。 (6)以聯(lián)合經(jīng)商、投資、協(xié)作等名義,與他人簽訂合同,進行詐騙。運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往往是在合法的身份掩蓋下,以某公司、簡場等的名義,偽造營業(yè)執(zhí)照和注冊資金等,欺騙他人與之簽訂聯(lián)合經(jīng)營協(xié)議,騙取他人的錢財。 騙取財物無論出現(xiàn)在簽訂階段,還是出現(xiàn)在履行過程中均屬合同詐騙行為。根據(jù)《刑法》第224條的規(guī)定,這類行為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chǎn)權證明作擔保,即以這些票據(jù)或證明作為自己能夠履行合同的證據(jù),以騙得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chǎn)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主要包括: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chǎn)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合同又不退還,或者沒有用作履行合同而無法返還;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用于抵償債務,而沒有實際履約;用于進行違法活動;用于揮霍,致使無法返還;等等。 按照法律規(guī)定,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行為必須達到數(shù)額較大的程度才構成犯罪。至于何謂數(shù)額較大,有待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解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jié)第231條之規(guī)定,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本罪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的,主體是合同的當事人一方。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上述詐騙故意,只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本罪論處。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圖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 詐騙故意產(chǎn)生的時間既可能是行為人實施行為的最初,也可能產(chǎn)生在其他合法行為進行的過程中。例如,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犯罪,行為人詐騙的故意既可以是在簽訂合同之前,即行為人在簽訂虛假合同之前就已經(jīng)具有非法占有對方錢財?shù)墓室?,其簽訂合同的目的不是為了騙取對方錢財?shù)氖侄?,詐騙故意也可以產(chǎn)生在簽訂合同之后,即行為人在簽訂合同的最初,并無騙取對方錢財?shù)墓室?,但是,合同簽訂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如貨源、銷路、市場行情變化等,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從而產(chǎn)生詐騙的故意,行為人有歸還能力而不愿歸還已經(jīng)到手的對方的錢財,并進而采取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等手段,欺騙對方,以達到侵吞對方錢財?shù)哪康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