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吵架氣死一個犯法嗎
法律分析:兩人吵架,一方因激動發生意外死亡,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可以將“氣死人”的行為分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種,主觀無惡意。“氣人者”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
第二種,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吵架、斗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一、雙方在公眾場合,“氣人者”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刑事責任。
二、“氣人者”主觀惡意,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敢激動,故意找茬刺激對方,達到懲罰他的目的。如果采用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對方,造成對方死亡,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刺激對方,使對方身體受到傷害的,將構成故意傷害罪。
三、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人,盡管這種殺人的行為不是暴力,也沒有使用兇器,但這種行為只要能夠必然地引起受害人的死亡,應當認定該行為構成殺人罪。此刻,“氣死人”是要償命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吵架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吵架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據情況而定,分析如下:
1、對于吵架氣死人的情況,如果氣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正常說話,因為對方比較激動導致死亡,氣人者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的,不用負任何責任;
2、如果氣人者主觀上存在過錯的,則根據吵架、斗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不同,確定承擔責任的大小,一般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人的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吵架,其最常見的起因與表象是雙方或多方對各自的錯誤只字不提,或者相對輕松地一帶而過,卻用更加強烈,或許更具有傷害性的語言加于他人。常有傷害性。
跟人吵架解決方法如下:
1、適當沉默。爭吵不是一個人的事,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其中一個人適當沉默的話,另外的人也會慢慢沉默下來,等到兩個人都冷靜下來再好好說清楚就行;
2、及時解決。爭吵是因為存在矛盾,所以有矛盾的話,我們就要及時解決。大家可以坐下來好好說話,來解決問題。兩個人之間規定在一方說話的時候,另一方要傾聽,而不是打斷;
3、克制情感。爭吵很容易是我們頭腦發熱,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保持清醒,這樣才能有效避免不理智的情況發生;
4、不要言語攻擊。由于大家相互之間比較清楚,所以不要拿著別人的隱私開玩笑啥的,這樣很可能使雙方的感情惡化,最后可能無法挽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關推薦:
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是否意味著不起訴)
故意殺人罪判刑標準(故意殺人處罰標準)
緩刑與緩期執行的區別(緩刑與緩期執行有何區別)
聚眾哄搶罪(聚眾哄搶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服刑人員保外就醫條件(服刑人員保外就醫的條件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