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幣犯前款罪應當追究什么刑事責任
出售假幣罪既遂會被追究的刑事責任為:出售假幣的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使用假幣罪既遂怎么定罪處罰
法律分析: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二條 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假幣犯罪的種類有幾種
假幣犯罪種類有六類,分別是:
1、偽造貨幣罪;
2、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
3、持有、使用假幣罪,是指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4、變造貨幣犯罪;
5、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假幣換取貨幣的行為
6、走私假幣罪。
刑法中有以下過失犯罪的類型:
1、疏忽大意的過失。是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2、過于自信的過失。又被稱為有認識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使用假幣罪的構成要件主要有: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
2、行為人實施了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使用,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3、行為人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觀方面是出于故意。
使用假幣罪的量刑規定分別是:
1、行為人使用假幣數額較大的,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
2、行為人使用假幣數額特別巨大的,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3、行為人使用假幣數額巨大的,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量刑幅度主要根據使用假幣數額的大小來區分。
綜上所述,假幣犯罪種類有六類,分別是偽造貨幣罪;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持有、使用假幣罪,是指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且數額較大的行為;變造貨幣犯罪;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假幣換取貨幣的行為;走私假幣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偽造的貨幣換取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第一百七十二條
【持有、使用假幣罪】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七十三條
【變造貨幣罪】變造貨幣,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相關推薦:
交通肇事罪辯護律師(交通肇事罪開庭不請律師自己怎么辦)
集體受賄罪(共同受賄罪如何判定)
繼續犯追訴時效的計算(犯罪追訴期限如何計算)
教唆他人犯罪怎么處罰(挑唆他人犯罪的怎么判)
侵占罪數額(侵占罪的數額標準如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