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地安全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一、工地安全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二、工地安全事故處理程序是什么? 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15日內做出批復;特別重大事故,30日內做出批復,特殊情況下,批復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0日。有關機關應當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復,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對事故發生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對負有事故責任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處分。 事故發生單位應當按照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復,對本單位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進行處理。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事故發生單位應當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應當接受工會和職工的監督。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對事故發生單位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事故處理的情況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有關部門、機構向社會公布,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 綜上所述,工地發生安全事故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經過認定構成工傷的,工地要支付賠償,標準按照當地工人的平均月工資的48到60倍執行。在賠償之前,工人還得經過工傷認定及鑒定,這樣明確工傷等級后才能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事故導致工人死亡的,家屬還能拿到喪葬費及死亡賠償金等。
生產安全事故賠償標準
任何人、任何企事業單位都不想出現安全生產事故。不想出現此類情況,做好預防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是前提基礎。如果發生了安全事故對受害者是需要進行賠償的,那么,生產安全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呢下面,請看的詳細介紹。一、生產安全事故賠償標準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待遇執行。具體情況咨詢當地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電話:12333。會得到具體明確的答復的。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二、安全生產事故構成要件有哪些 安全生產事故構成要件主要是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課題是工廠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勞動安全及勞動者的生命健康,重大公司財產的安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勞動者作為生產力中的決定性因素,對于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注重對勞動者安全健康的保護。我國政府歷來堅持安全生產第一的生產方針,重視生產安全和安全生產。 (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廠礦等企業事業單位勞動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經有關部門或單位職工提出后仍不采取措施,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行為。 (三)主體條件,是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及單位中,對排除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發生負有職責義務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失職,造成重大事故的,可以直接依照本法規定追究他的他罪的刑事處罰。所以本罪的主題是主題中不包括國家工作人員。 (四)主觀要件,本罪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有關直接責任人員在主觀心態上只能表現為過失,所謂過失是指有關直接責任人員,在主觀意志上并不希望發生事故,對于單位存在的事故隱患,有關直接責任人員則明知或者應當知道,有的甚至是勞動行政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多次責令改正而未改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的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肯在勞動安全勞動衛生方面進行投入。有的是是工作不負責任,疏忽怠慢,有的是心存僥幸心理,無論是屬于哪種情況,都不影響本罪的構成。在具體量刑時可以作為租賃情節予以考慮。三、發生安全事故處罰多少 發生安全事故時,要如何處罰,依據安全事故的等級而定,如果是重大安全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九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罰款。 第九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暫停或者撤銷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整理的關于生產安全事故賠償標準的相關內容,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安全生產事故屬于工傷事故,企業應先安排受傷職工做工傷認定。對于瀆職的管理人員,相關部門還會問責。
重大安全事故賠償標準
法律主觀: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29死亡,或者50-99人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02
法律客觀:
《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