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象競合犯是犯罪行為或犯罪行為所觸犯的不同罪名的競合,屬于犯罪數之單復的形態;法規競合是法律條文的競合,屬于法條之關系的形態。
2、想象競合犯是觀念的競合(觀念上的數罪),即想象競合犯是實質一罪,其以一個犯罪行為觸犯的數個不同不同罪名由于觀念因素或主觀認識的影響而發生競合;法規競合是客觀存在的或現實的競合,即法規競合本為單純一罪,但由于客觀存在著的法律條文的錯綜規定而致使規定不同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競合。
3、想象競合不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必然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
4、想象競合犯中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關聯,是以行為人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為前提或中介;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的重合或交叉關系,并不以犯罪行為的實際發生為轉移。
5、想象競合犯是犯罪之單復的形態,故關于想象競合犯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罪數問題和對犯罪行為觸犯的數罪名如何處罰的問題;法規競合是法條之關系的形態,故關于法規競合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法律適用問題.
拓展資料:
想像競合,指“一個行為觸犯兩個以上的罪名的情況”。 從犯罪形態角度講,想像競合“是指實施了一個行為而觸犯了數個罪名的犯罪形態。”想像競合具有兩個特征:
(1)只有一個行為。這行為在被評價前一般是指根據自然的和社會觀念上的行為;在評價時,則是指構成要件上的行為,具有法律性。
(2)一行為同時觸犯數罪名。即一行為在外觀上或形式上同時符合數個犯罪的特征,在構成要件的評價中實質上符合數個構成要件,成立數個犯罪的情況。
法條競合,指“一個行為同時符合數個法條規定的犯罪構成,但從數個法條之間的邏輯關系看,只能適用其中一個法條,當然排除適用其他法條的情況。法條競合的特點可細分為4個方面:
(1)實施了一個行為。這個行為以行為的自然狀態終結為標準,不包括“發展犯”。
(2)形式上符合數個犯罪構成要件,有可能適用數個刑法條文;
(3)數個構成要件相互間具有邏輯上的包容關系;
(4)實際上只選擇一個犯罪構成,排除其他構成要件(條文)的適用。
法規競合的本質是單純一罪,而想象競合犯則是觀念上的數罪、實質上的一罪.想象競合與法規競合具有四個共同特征:
其一,一個犯罪行為;其二,觸犯規定不同罪名的數個法條;其三,兩者的法律本質都是一罪,而非數罪;其四,最終都適用一個法條并且按照一罪予以處罰.
想象競合犯與牽連犯的區別如下:
1、罪名不同:想象競合犯是實施了一個行為侵犯了數個客體,觸犯了數個罪名,牽連犯以實施某種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其他罪名;
2、性質不同:牽連犯是行為人實施某種犯罪,而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想象競合犯是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
3、原則不同: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分則條款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明確規定了相應處斷原則的,無論其所規定的是何種處斷原則,均應嚴格依照刑法分則條款的規定。想象競合犯又稱想象數罪,該說認為,想象數罪只是形式上構成數個罪名,因其僅有一個犯罪行為與實質數罪性質明顯不同。
構成想象競合犯,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須出于一個行為。所謂一個行為,指基于一個犯意所實施的行為,無論是單一的犯罪故意,還是概括的犯罪故意都可以成立。此外,想象競合犯并不限于故意的犯罪行為,即使是過失的犯罪行為也不影響想象競合犯的成立;
2、一個行為還須觸犯數個罪名。所謂一個行為觸犯數個罪名,就是一個行為在形式上或外觀上同時構成刑法規定的數個犯罪;
3、一個行為所觸犯的數個罪名之間不存在邏輯上的從屬或者交叉關系。這是想象競合犯與法條競合的區別。例如盜竊數額較大的通訊設備的行為,同時觸犯破壞交通設備罪和盜竊罪,而且這兩種犯罪之間不存在邏輯上的從屬或者交叉關系。破壞與盜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破壞意在毀滅某種物質或者設施的價值;而盜竊則意在非法占有,使所有權發生非法轉移。這兩種犯罪在法條上沒有任何瓜葛,而是由于犯罪人實施的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這兩個罪名,從而使兩者發生關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
【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擅自出賣、轉讓國有檔案罪】違反檔案法的規定,擅自出賣、轉讓國家所有的檔案,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