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詆毀別人犯法嗎
犯法。通過網絡對他人的聲譽進行侵害的,會不會構成犯罪要依據具體的情節而定,如果情節嚴重,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就會構成誹謗罪。
網絡詆毀他人是犯罪。法律明確規定,犯罪嫌疑人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給他人造成傷害,情節嚴重的,構成侮辱罪。通過信息網絡實施上述行為,同樣構成侮辱罪,需要受到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
《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網暴別人犯法嗎
法律分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上辱罵他人當然也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受害人有權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維權方式根據辱罵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辱罵他人情節嚴重的,將涉嫌侮辱、誹謗罪,情節輕微的,屬于侵犯他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如果情節嚴重構成侮辱、誹謗罪,將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如果情節輕微沒有構成犯罪,受害人有權要求行為人停止侵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或賠償損失。因此,網絡上辱罵他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會被追究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建議理性維權、冷靜處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6條規定,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第246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相關推薦:
取保候審用開庭結案嗎(取保候審還需要參加開庭么)
取保候審還需要坐牢嗎(被取保候審以后還用不用坐牢)
行政賠償是否可以仲裁(行政仲裁的種類有哪些)
行政賠償是行政給付嗎(關于行政給付的選擇題 幫看下 謝謝啦)
侵權賠償行為(侵權行為賠償項目包含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