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行為有哪些
一、12種侵權行為有哪些
1、《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侵權責任編的調(diào)整范圍】本編調(diào)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chǎn)生的民事關系。
2、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jiān)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
3、除了以上12種侵權還有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fā)現(xiàn)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chǎn)權益。
二、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
1、 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2、 雇傭活動或雇傭關系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3、 幫工活動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4、 產(chǎn)品缺陷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5、 高度危險作業(yè)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6、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7、 污染環(huán)境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8、 地面施工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9、 建筑物等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10、 飼養(yǎng)的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11、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12、 經(jīng)營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三、侵權行為有哪些分類
1、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于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 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按侵害對象分
2、侵害財產(chǎn)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chǎn)權中的財產(chǎn)權行為。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shù)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 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zhì)分
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侵權行為基本類型包括有哪些
法律分析:侵權行為的基本類型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即侵害他人生命權、他人健康權的行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即侵害一般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以及其他人格利益的行為;
3、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4、侵害財產(chǎn)權的侵權行為;
5、侵害知識產(chǎn)權的侵權行為。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shù)模芤嫒藨斀o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生活中侵權行為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侵權行為涉及的領域很多,所以侵權的行為是我們比較經(jīng)常見到的。并且《民法典》就有一編專門講述侵權行為的法律規(guī)定,那么在生活中的侵權行為有那些呢?今天就讓帶大家了解一下生活中侵權行為有那些吧。
一、生活中侵權行為有哪些 在生活中常見的并且被法律明確規(guī)定為侵權行為的行為具體有以下情形: 1、產(chǎn)品侵權行為,生產(chǎn)者的生產(chǎn)存在缺陷并且造成他人損害的產(chǎn)品的行為; 2、機動車駕駛人侵權行為,是指機動車駕駛人因失誤或故意造成行人、另一方機動車損害的行為; 3、醫(yī)療損害行為是醫(yī)療機構或者醫(yī)務人員導致患者在診療活動中收到損害的行為; 4、環(huán)境污染侵權行為,是單位或者個人在實施某個行為時造成周邊環(huán)境嚴重損害的; 5、飼養(yǎng)動物損害行為;是指自己或他人的損害是由飼養(yǎng)人飼養(yǎng)的動物; 6、建筑物和物件的致人損害行為,建筑物和物件本來就需要人為的因素才能構成對人的損害,所以其本身不具有危害性。但是因人的疏忽管理導致的損害由管理人或者責任人承擔; 7、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侵權行為。二、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 侵權責任的認定原則是與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緊密相連的,侵權責任的認定原則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1、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侵權責任認定原則當中的特殊的原則,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guī)定。三、特殊侵權行為的類型 特殊侵權行為,是指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在侵權責任的主體、主觀構成要件、舉證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權行為。依《民法典》中侵權責任的規(guī)定,特殊侵權責任具體包括: 1、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糾紛; 2、雇員受害賠償糾紛; 3、雇傭人損害賠償糾紛; 4、產(chǎn)品責任糾紛; 5、高度危險作業(yè)致人損害糾紛; 6、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 7、地面(公共場所)施工損害賠償糾紛; 8、建筑物、擱置物、懸掛物塌落損害賠償糾紛; 9、堆放物品倒塌損害賠償糾紛; 10、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11、駐特別行政區(qū)軍人執(zhí)行職務侵權糾紛; 12、防衛(wèi)過當?shù)那謾嘈袨? 13、因緊急避險而產(chǎn)生的侵權行為; 14、侵害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權的行為。 15、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的侵權行為。 以上內(nèi)容就是根據(jù)侵權責任的相關規(guī)帶整理出來的生活中的侵權行為有哪些的解答,簡而言之,在《民法典》當中的侵權行為絕大多數(shù)都是生活中交常見的侵權行為。對于侵權行為認定的具體事宜,建議大家在與律師詳細說明情況后請其解決。
相關推薦:
工地受傷怎么辦(農(nóng)民工工地受傷怎么辦)
刑滿釋放人員(刑滿釋放幾年解除管控)
庭審筆錄范文(刑事案件法院庭審筆錄范文)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故意傷害罪的賠償金額標準是多少)
法定抵押權(法定抵押權從實例看抵押權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