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醫療侵權的責任承擔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三種。關于行政責任,包括對于醫療機構給予警告、停業整頓、吊銷執業許可證;對于醫務人員包括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暫停執業、吊銷執業證書。關于民事責任形式,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損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關于刑事責任,會對單位處以罰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五條 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四條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不依照規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定,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百三十五條 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醫療事故的責任有多種,對患有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醫療機構要承擔行政處罰責任,而醫務人員可能要承擔處分和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二、醫院打點滴發生過敏反應可以索賠嗎
首先,打點滴發生過敏反應,需要確定是否屬于醫院的過錯。
實際中,給患者安排打點滴前,如果藥物會出現過敏反應,比如青霉素,那么要先進行皮試,確定患者的狀態是否適合打點滴。
所以,若是打點滴前未經過皮試,導致患者發生過敏反應,輸液不當造成患者損失的,屬于醫院的過錯。
反之,難以證明醫院具有過錯的,患者不能主張醫院的過錯。
其次,醫院對此有明顯過錯的,可以申請做醫療事故鑒定。
不過,醫院打點滴出現過敏反應,只有造成嚴重的損害后果才構成醫療事故,并且索賠時以醫療事故鑒定的結論為準。
另外,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雙方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患者可以主張多個損失賠償,比如搶救費、住院期間的誤工費、營養費、伙食補助費等。
醫療事故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醫療事故賠償費用實行一次性結算,由承擔醫療事故責任的醫療機構支付。除此以外,還應當承擔行政責任,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
法律客觀:醫療事故承擔什么責任:一、醫療事故中醫生承擔什么責任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依法承擔下列責任:1、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患者或家屬經濟損失。各項賠償項目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已有詳細規定,可以對號入座。具體數額的確定,患方可以通過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確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確定。各項賠償項目確定后一次性支付,賠償結束后不得再反悔。2、行政責任:對于醫療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于發生醫療事故的人員,衛生行政部門或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3、刑事責任: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醫療事故責任比例怎么劃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36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種責任程度劃分僅僅是定性,而沒有完全解決定量的問題,即具體應承擔多少比例的責任。有人認為,主要責任應承擔60%~90%,次要責任承擔20%~40%,輕微責任承擔比例不超過10%。醫生對患者進行診療,這其實屬于職務行為,因此要是發生了醫療事故的話,其實往往都是由醫療機構要實際承擔事故責任的。但此時也是需要同時追究醫生的責任,如果認定其構成醫療事故罪的話,肯定也是要定罪處罰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