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幾千萬一般判多少年
法律主觀:
非法集資千萬元的,構成刑事犯罪,判刑如下: 1、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具體如下: (1)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0萬元以上,不滿5000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的情形,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的情形,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構成集資詐騙罪的,屬于數額巨大的情形,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如果是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法律客觀: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在提起公訴前積極退贓退賠,減少損害結果發生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非法集資怎么量刑
非法集資行為涉及金額數額和社會影響等多重因素,刑事責任的量刑標準不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非法集資屬于經濟犯罪,如數額巨大、影響惡劣等情況下,可被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集資是指以非法手段向公眾募集資金,用于非法活動或個人牟利的行為。由于非法集資行為涉及案件金額數額、參與人數、社會影響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其刑事責任的量刑標準不固定,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在非法集資行為中,如數額巨大、影響惡劣等情況下,可被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規定,為一般非法集資犯罪,數額在100萬元以上不滿1000萬元,或者數額雖在100萬元以下但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應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管制、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數額在1000萬元以上不滿5000萬元的,應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非法集資行為中的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不僅可能面臨刑事追究,還可能承擔民事賠償等法律責任,包括返還非法募資和支付違約金等。
非法集資會影響到哪些方面?非法集資不僅危害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會對經濟秩序、社會穩定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在金融領域,非法集資可能導致信用體系失衡、市場混亂甚至崩潰,對整個社會造成巨大損失。
非法集資行為涉及的人員眾多、金額巨大,危害性極大。希望全社會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風險意識,一旦發現非法集資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共同維護社會安定與正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明兄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非法經營流水1000萬怎么判
非法經營1000萬需要看是非法經營什么物品,不同物品的量刑標準有所區別。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非法經營罪的處罰有:
1、犯非法經營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2、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認定非法經營罪的數額標準是: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萬元以上,應當予以追訴;
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予以追訴;
3、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至三十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等,為“情節特別嚴重”。
非法經營罪名的構成要件有:
1、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并且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這是本罪在主觀方面應具有的兩個主要內容。
2、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一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法成立、具有責任能力的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3、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限制買賣物品和經營許可證的市場管理制度。
4、客觀方面,根據法律規定,本罪主要有以下幾種行為方式:
(1)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中所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性買賣的物品。
(2)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證件。
(3)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如非法從事傳銷活動,倒賣國家禁止或限制進口的廢棄物,壟斷貨源、哄抬物價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非法經營罪】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相關推薦:
刑事申訴太難(刑事申訴很難成功嗎)
賠償申訴期限(國家賠償申訴時效多長)
刑事再審期間(刑事案件再審有期限嗎)
不立案就訊問(未立案可以先做詢問筆錄嗎)
賠償款分期還(公司賠償金分期給合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