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打架動刀傷人法律怎么判
夫妻打架動刀傷人,如果沒有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屬于治安案件,一般會進行調解。
夫妻打架動刀傷人,主要看造成的傷害后果程度,如果造成輕傷就涉嫌故意傷害罪,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造成輕微傷就不構成犯罪,只能行政處罰。夫妻間打架,如何處理都會對婚姻關系造成傷害,公安機關在處理這種問題時,原則不拘留處理當事人,以免給雙方的婚姻關系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夫妻雙方堅決要求處理的,公安機關可以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處罰。
夫妻打架動刀傷人法律被判情況如下:
1、沒有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屬于治安案件,會進行調解;
2、如果造成輕傷就涉嫌故意傷害罪,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造成輕微傷就不構成犯罪,只能行政處罰。
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1、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
2、客觀要件。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3、主體要件。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事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4、主觀要件。行為人在犯故意傷害罪的時候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的。
綜上所述,夫妻打架動刀傷人,如果沒有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屬于治安案件,一般會進行調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條
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相關部門在打架帶刀怎么處理
一、如果拿刀嚇人,但是沒有砍傷人就沒有什么事,可能被處以 行政拘留 、罰款等 行政處罰 。 如果砍傷了人就不只是嚇唬嚇唬人了,而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先報警,報警后,你可以委托公安機關進行傷情鑒定,如果屬于輕傷,這是可以刑事自訴的范圍,你可以提起刑事自訴并提起附帶民事 訴訟 ;如果構成重傷,刑警隊會自動處理這事并且會轉到檢察院,再 公訴 到法院,你可以在法院階段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持刀打架不是犯罪事由,不管你持刀否,在公共場所,這已經構成聚眾斗毆,對方有人受傷, 輕微傷 拘留15天,如果是 主犯 。可能會判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 或管制。 二、打架 亦稱為斗毆。是指對立雙方或多方,在相互矛盾發展到極點時,其行為特點為具有暴力傾向,以對他人產生身體造成傷害為目的的一種主觀意識行為。不管這種行為起因何由、什么目的都是一種不理智不文明的行為,打架嚴重者甚至會觸犯刑律,因此,在處理打架事件時要區分情況采取不同方式和辦法。 三、打架解決方式 說服教育 告訴其做人的道理,介紹國家的法律政策。 協商家長共同解決。 學校或單位點名批評,并給予改過的機會。 扭送公安機關。 四、其他手段 從宏觀的方面跟他們講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譬如: 人的出生是偶然、死亡是必然,在這中間的時間里面怎樣度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呢?那就要看你能給社會、給親人、給身邊的朋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人生要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善待身邊的一切,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尊嚴。如果還是經常打架,真是虛度人生,浪費自己有限的生命。 我們都不知道我們的生命將會在什么時候終止,如果是明天呢?那么處在今天的你難道還去和別人打架嗎? 灌輸人生的哲理 讓他們了解生命的珍貴、短暫、可貴、美好,他們就能夠明白自己應該怎么做了。——學校的教育很缺乏這一點。 兩件或多件事相互沖突:例如,九點鐘有個會,你們的會遲一點開,免得相互打架。 對于 打架帶刀怎么處理 的解決辦法已經給出,廣大年輕群眾應當適當合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可意氣用事,對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不利的。同時在相關法律 法規 的規定下,情節嚴重的給予法律手段進行介入,給予滋事打架雙方拘留或者判處有期徒刑作為處罰。
相關推薦:
聚眾哄搶罪(聚眾哄搶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服刑人員保外就醫條件(服刑人員保外就醫的條件和程序)
共同犯罪的既遂標準(一人既遂 全體既遂)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最新故意毀壞財物罪量刑規定)
檢察院立案監督(檢察院立案監督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