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犯罪的種類有: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文物罪、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倒賣文物罪、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
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文物保護法規(guī),將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jīng)營的文物,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一、關(guān)于文物犯罪的規(guī)定有:
1、走私文物罪: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黃金、白銀和其他貴重金屬或者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chǎn)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過失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文物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chǎn),它無法再生,壞一件就少一件,國家對文物實行特別的保護。關(guān)于文物常見的犯罪有:
(1)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會構(gòu)成故意毀損文物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毀損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砸壞、焚燒、挖掘、拆卸、污損等,不論是完全損毀還是部分損毀都可以構(gòu)成本罪;如果損毀的是上述文物之外的其他文物就不構(gòu)成本罪。
(2)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jié)嚴重的,會構(gòu)成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二十四條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相關(guān)推薦:
消費者維權(quán)找哪個部門(維權(quán)找哪個部門)
取保候?qū)忂€有選舉權(quán)嗎(取保候?qū)徠陂g能行使選舉權(quá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