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 醫療事故 的 賠償標準 是: 1、發生醫療事故后,應當根據醫療事故等級、 醫療過失 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等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2、 醫療費 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 人身損害 進行治療所發生的 醫療費用 計算,憑據支付。
法律客觀:《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九條 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牙齒受工傷的賠償標準:一級至六級傷殘津貼賠償金額=本人工資(元/月)×90%/85%/80%/75%/70%/60%;護理費賠償金額=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元/月)×50%、40%或者30%;醫療費賠償金額=診療金額+藥品金額+住院服務費金額;交通食宿費=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其他。
法律客觀:《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牙齒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
1.三級傷殘鑒定標準為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二十四枚以上;五級傷殘鑒定標準為上頜骨、下頜骨缺損,牙齒脫落二十枚以上等。
2.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4.1 應以損傷治療后果或者結局為依據,客觀評價組織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礙程度,科學分析損傷與殘疾之間的因果關系,實事求是地進行鑒定。 受傷人員符合兩處以上致殘程度等級者,鑒定意見中應該分別寫明各處的致殘程度等級。 4.4 本標準將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劃分為10個等級,從一級(人體致殘率100%)到十級(人體致殘率10%),每級致殘率相差10%。 4.5 依據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綜合判定致殘程度等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