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過失殺人的認定標準(過失殺人怎么判定)

首頁 > 刑事案件2024-08-04 03:08:53

過失殺人判多少年

過失殺人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過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而是由于其他無法預見的原因導致他人死亡的,屬于意外事件,行為人不負任何刑事責任。

一、過失殺人判幾年

過失致人死亡罪屬于過失犯罪,是指由于過失導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由于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而是由于其他無法預見的原因導致他人死亡的,屬于意外事件,行為人不負任何刑事責任。

關于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罰,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也就是說,過失致人死亡,除本條的一般規定外,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過失致人死亡的情況,根據特殊規定優于一般規定的原則,對于本法另有特殊規定的,一律適用特殊規定,而不按本條定罪處罰。如本法第一百一十五條關于失火、過失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以其他危害方法致人死亡的規定,第一百三十三條關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規定,第一百三十四條關于重大責任事故致人死亡的規定等。

本條在實踐中應當注意區分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區別。雖然二者行為人都預見到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后果,但前者行為人并不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而只是輕信能夠避免;后者行為人則對結果的發生采取放任、聽之任之和漠不關心的態度。

二、過失殺人的賠償標準

過失殺人是指非故意或預謀的殺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殺人、是指由于普通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客觀方面表現為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只有發生了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才構成本罪。主觀方面,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主體是已滿16周歲的自然人。對過失重傷進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應直接定過失致人死亡罪,不能定過失致人重傷罪,即使過失致人重傷中不包括致人死亡的情況。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1)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2)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3)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準,依照前款原則確定。對于現實沒有賠償能力的,賠償義務人可以請求以定期金方式給付,法院也會考慮適用此方式。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過失殺人量刑標準是什么呢

法律分析:過失致人死亡的一般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過失殺人量刑標準,過失殺人是指過失致他人死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非故意或預謀的殺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殺人過失殺人的刑法法定罪名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由過失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行為構成的犯罪。構成本罪需滿足兩個要件:一是行為人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二是該行為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本罪的責任形式為過失,即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死亡結果具有預見可能性,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

我國《刑法》自誕生之初便將過失殺人行為納入規制范疇,1997年《刑法》將過失殺人的表述修改為過失致人死亡,并對該行為的基準刑作出相應調整,此條規定一直沿用至今。

(一)1979年《刑法》首次規定本罪

1979年《刑法》第133條規制過失殺人行為,將過失殺人的量刑幅度設定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于情節特別惡劣的,規定量刑起點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對于其它過失犯罪造成死亡結果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二)1997年《刑法》調整罪名表述與量刑幅度

1997年《刑法》在第233條規定了過失致人死亡罪。與1979年《刑法》第133條的表述相比,1997年《刑法》第233條將“過失殺人的”修改為“過失致人死亡的”,并將量刑幅度修改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對情節較輕的,規定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內量刑。同時保留“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的表述。

已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過失使他人生命在自然死亡之前終結,構成本罪。

(一)行為主體

本罪的行為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已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行為對象

本罪的行為對象為“他人”,不論被害人是中國人、外國人抑或無國籍人,也不論被害人的種族、性別、生理、心理、職業、身份等,均可成為本罪的對象。

(三)行為內容

本罪的行為內容為使他人生命在自然死亡之前終結。

(四)責任形式

本罪的責任形式為過失,既包括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而沒有預見的情形,又包括行為人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情形。

(一)其它過失犯罪造成死亡結果的認定

刑法分則規定的某些過失犯罪,如失火罪、過失損壞交通工具罪、交通肇事罪等,也往往發生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但它們都是因為危害公共安全或是業務過失而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由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保護的法益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而過失致人死亡罪保護的法益是特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二者有所不同,故應當認為二者屬于想象競合而非法條競合。

(二)暴力犯罪造成被害人死亡結果的認定

實施搶劫、強奸等暴力犯罪時,過失致人死亡的,成立相應犯罪的結果加重犯,此時屬于搶劫、強奸的結果加重犯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競合,按搶劫、強奸的結果加重犯的法定刑處罰。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處罰分為一般情形和減輕情節。

(一)一般情形

根據《刑法》第233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減輕情節

根據《刑法》第233條,過失致人死亡,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實踐中,認定過失致人死亡“情節較輕”,一般應當綜合分析犯罪的主客觀諸方面的情況,進行整體認定。這些情況主要包括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如行為人是否屬于未成年人或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行為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及人身危險程度、犯罪客觀方面的情況如犯罪造成的具體損害情況、犯罪的時間、地點及犯罪侵害的對象等等。

過失殺人罪怎么認定

法律分析:過失殺人罪即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由于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過失殺人罪又稱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行為人的過失,致他人死亡的行為。按中國刑法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本罪主要特征:(1)犯罪主體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和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中國刑法規定,犯過失殺人罪的,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才負刑事責任;(2)犯罪的直接客體必須是他人的生命; (3)主觀上只能由過失構成。即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過失;(4)客觀上必須造成致人死亡的后果。如果沒有造成他人死亡,則不構成本罪。在認定本罪時,要劃清故意殺人和過失殺人的界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相關推薦:

聚眾斗毆罪罰款(無人員傷亡的聚眾斗毆罪如何量刑)

敲詐勒索罪判決(敲詐勒索罪是怎樣判刑的)

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檢察院直接受理何種案件)

減輕刑事責任的年齡(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多大)

交通肇事罪判刑(刑法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