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調查是不是判緩刑的機會大
不一定,可適用社區矯正只是適用緩刑的一個考量條件,并不一定會適用緩刑。能否適用緩刑最根本的還是取決于是否符合緩刑適用條件。
判處緩刑的機會比較大,司法局評估是判處緩刑的前置程序,且檢察院的量刑建議是人民法院量刑的重要參考,綜合考慮判處緩刑的幾率是比較大的,具體能否判處緩刑要看人民法院的判決結果。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四條 【累犯不適用緩刑】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取保候審后被收監幾率大嗎
取保后被收監幾率需要根據法院的判決決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法律分析
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取保候審屬于刑事訴訟期間的臨時強制措施,在取保候審期間并不中止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因此,如果確有犯罪事實的,仍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取保候審期間需要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如果不遵守取保候審法律規定的,可予以拘留、逮捕。另外取保候審并不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根據犯罪事實、犯罪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性,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之后做出判決,如果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未獲緩刑的,需要收監服刑。一般的說取保候審以后,如果認罪態度好,就是首犯初犯,積極退賠或者是交納罰金。認罪態度好,悔罪等等,一般是可以判處緩刑的,也就是說就不用收監執行了。取保候審一般是對于那些犯罪情節比較輕微,或者是過失性的犯罪,才能辦理取保候審,所以一般取保候審后被判緩刑的幾率比較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相關推薦:
刑事246條(刑法246條侮辱誹謗罪規定)
國家鐵塔賠償(鐵塔永久占地賠償標準)
刑事錯案卷宗(刑事案件卷宗保留多少年)
刑事拘留罪名(被拘留一個月一般犯什么罪)
刑事辯護(什么是刑事辯護 有哪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