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怎么處罰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則是犯罪的狀態,應當負刑事責任。
一、犯罪中止怎么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從輕處罰或減輕處罰。” 根據本款規定,對中止犯的處罰是: (一)沒有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免除處罰; (二)對已經造成損害的中止犯,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有兩種結果:沒有造成損害或是造成了損害。 我國刑法對這兩種結果分別制定了處罰原則,即沒有造成損害的,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減輕處罰。 換言之,是否造成損害,不是構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處罰中止犯的量刑因素。二、犯罪中止處罰原則是怎樣的? 關于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各國有無罪說、不罰說和折中說之分,目前各國立法多采取對中止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做法。 我國刑法對中止犯采取必減免主義。 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這一規定,對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為沒有實際造成損害結果,則定其罪而免其刑。 如果其犯罪行為造成了一定損害結果的,則應當減輕處罰。這體現了我國刑法對犯罪中止行為的肯定和鼓勵。犯罪中止處罰原則如下: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徹底中止犯罪的意圖,即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 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 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 再次,中止犯罪的意圖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是作為的方式,也可以不作為的方式。 3、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4、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如果行為人雖然采取了防止既遂的犯罪結果發生的積極措施,但實際上未能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或者該犯罪結果未發生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至,則不能認定作為人是犯罪中止,而應認定為犯罪既遂或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
法律主觀:
犯罪中止的處罰按照原則: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
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相關推薦:
醉酒駕車撞人怎么處理(酒駕撞人怎么判刑和賠償)
員工因病死亡賠償最新(死亡賠償金2023年最新標準)
死亡賠償金(民法典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規定)
被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是什么意思)
外籍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