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怎么執行
緩刑執行方式如下:
1、緩刑判決從依法確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應當立即交付執行;
2、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交付考察;
3、實行親屬責任擔保和經濟擔保的方法,敦促緩刑犯自覺接受改造;
4、回訪考察;
5、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緩刑的適用條件為:
1、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節較輕;
3、有悔罪表現;
4、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5、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緩刑與假釋的區別:
1、性質不一樣。緩刑是刑罰裁量制度,假釋是刑罰執行制度;
2、適用對象不一樣。緩刑適用于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假釋適用于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
犯罪分子;
3、結果不一樣。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原來的刑罰,緩刑期滿,即當作沒有執行刑罰,而假
釋是提前釋放,有條件不執行原來的刑罰。
綜上所述,緩刑期間被判處緩刑的,應當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
【緩刑的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
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
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緩刑的程序怎么走
法律主觀:
緩刑的執行程序: 1、宣告緩刑的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后,人民法院應將判決書、執行通知書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機關; 2、公安機關將罪犯交由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3、在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法律客觀:
《刑法》第七十三條 考驗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刑法》第七十四條 累犯不適用緩刑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刑法》第七十五條 緩刑犯應遵守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刑法》第七十六條 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后果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開庭當天判緩刑的流程
開庭當天判緩刑的流程如下:
1、法院根據庭審情況,依據法律規定,做出判決;
2、法院宣判后,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必須在七日內送達;
3、法院送達后,當事人必須在十五日內上訴,超過上訴期不上訴的,判決書生效。
緩刑的條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量刑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下的罪犯可以被判處緩刑,但是對于某些情節嚴重的罪行,即使刑期在一年以下,也不適用緩刑;
2、社會危害性: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下的罪犯,如果其犯罪行為社會危害性較小,且對于社會無不良影響,可以適用緩刑;
3、個人表現: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下的罪犯,如果其自愿認罪、悔罪態度好,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有積極的改造表現,并且可以保證不再犯罪,可以適用緩刑;
4、家庭情況: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下的罪犯,如果其家庭情況特殊,需要照顧老人、孩子或者患有嚴重疾病,適用緩刑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
綜上所述,緩刑是在判決刑罰時,法院依據被告人的認罪態度、個人情況等情況,決定將判決的刑罰暫緩執行一段時間,視情況可免除或減輕刑罰的一種刑罰執行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
【緩刑的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相關推薦:
死亡賠償收據(死亡賠償金收據怎么寫)
打架后賠償金(打架致人輕傷應賠償金額)
適用雙倍賠償(雙倍賠償金的6個條件)
財產賠償方式(財產一切險賠償方式有哪些)
車禍衣服賠償(出車禍的衣服都是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