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有哪些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有以下九項權利:(1)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2)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3)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4)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得到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5)求償權。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時,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6)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7)獲取知識權。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8)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9)監督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利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消費者有哪些權利
法律分析:(一)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簡稱安全權。
安全權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人身安全權,二是財產安全權。人身安全權在這里是指生命健康權不受損害,即享有保持身體各器官及其機能的完整以及生命不受危害的權利。財產安全權,是指消費者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本身的安全,并包括除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務之外的其他財產的安全。
(二)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簡稱知情權。
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的消費品品種日益增多,一些商品的使用要求越來越復雜,消費者需要對商品和服務作必要的了解。他們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以及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三)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權利,簡稱自主選擇權。
消費者權根據自己的消費愿望、興趣、愛好和需要,自主地、充分地選擇商品或者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哪些行為屬于侵犯消費者的權益呢?
餐廳強制掃碼點餐
消費者到餐廳用餐時,有些餐廳不提供人工點餐甚至不提供現場菜單,消費者只能關注公眾號或小程序后掃碼點餐。由于智能手機操作的復雜性,掃碼點餐并不具有普適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并且掃碼背后可能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甚至支付安全等問題。
法律依據:侵害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涉嫌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
點評:餐廳經營者不提供人工點餐服務、只提供掃碼點餐,不僅有違商業慣例,也使現場就餐消費者只能關注或綁定經營者的公眾號或小程序,被動授權經營者獲取其個人信息。這種做法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是通過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對現場就餐消費者的一種強制交易行為。
消費者到餐廳就餐,并無必要提供手機號、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訊錄等與餐飲消費無關的信息。一些餐廳不再提供人工點餐,要求現場就餐消費者先關注公眾號或小程序,再進行掃碼點餐,借此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不僅違反了法律規定的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合法、正當、必要原則,涉嫌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過度收集。如果保管不善,消費者個人信息還有被泄露、丟失的風險。
經營者拒不提供服務
消費者以團購的方式購買了商家的服務,但在預約時商家卻以預約人數已滿、超過商家接待能力等理由拒絕。在與消費者協商使用日期時,又以各種理由推托不提供約定的服務。最終,消費者購買的團購券“打了水漂”。
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點評:消費者在支付費用參加商家的團購活動后,商家應按當時約定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售后服務等內容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未能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承擔相應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消費者權利有哪些一、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1、消費者權利包括以下內容:
(1)人身、財產安全權;
(2)知悉權;
(3)自主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
(5)求償權;
(6)結社權;
(7)受教育權;
(8)受尊重權;
(9)監督權。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條
國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國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費者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國家倡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反對浪費。
二、消費者權利受到侵害如何解決
1、協商和解。協商解決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
2、消費者協會調解。消費者協會調解的前提是消費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以請求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行政程序解決爭議;
4、提起訴訟。
相關推薦:
死亡賠償收據(死亡賠償金收據怎么寫)
打架后賠償金(打架致人輕傷應賠償金額)
適用雙倍賠償(雙倍賠償金的6個條件)
財產賠償方式(財產一切險賠償方式有哪些)
車禍衣服賠償(出車禍的衣服都是怎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