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斗毆賠償標準
法律主觀:
1、一般規定: (1)打架致傷他人,尚未造成殘疾的,應當賠償 醫療費 、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醫療費一般包括醫藥費、治療費、 護理費 、交通費、住宿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2)打架致人殘疾的,除應當承擔醫療費、誤工費等全部費用外,還應當賠償殘疾者的生活補助費、生活自助具費和 殘疾賠償金 ,以及殘疾者致殘前實際 撫養 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 (3)打架致人死亡的,除應當承擔醫療費等全部費用外,還應當支付 喪葬費 、 死亡賠償金 ,以及死者生前實際撫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 2、具體 賠償標準 : (1)醫療費 賠償金 額=已發生 醫療費用 (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 醫療事故 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 工資 。 (5) 傷殘 生活補助費賠償= 傷殘等級 ×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 精神損害 撫恤金 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12)死亡賠償金 受害人在60周歲以下: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民人均純收入×20年。 受害人在60-74歲之間: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死亡人實際年齡-60歲)]。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民人均純收入×[20年-(死亡人實際年齡-60歲)]。 受害人在75歲以上: 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農村居民死亡賠償金=農民人均純收入×5年。 《 人身損害賠償 司法解釋》第十七條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九條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條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二條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三條
法律客觀: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 5.1.1 重傷一級 a植物生存狀態。 b)四肢癱(三肢以上肌力3級以下)。 c)偏癱、截癱(肌力2級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d)非肢體癱的運動障礙(重度)。 e)重度智能減退或者器質性精神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5.1.2 重傷二級 a)頭皮缺損面積累計75.0cm2以上。 b)開放性顱骨骨折伴硬腦膜破裂。 c)顱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現腦受壓癥狀和體征,須手術治療。 d)顱底骨折,伴腦脊液漏持續4周以上。 e)顱底骨折,伴面神經或者聽神經損傷引起相應神經功能障礙。 f)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伴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g)腦挫(裂)傷,伴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h)顱內出血,伴腦受壓癥狀和體征。 i)外傷性腦梗死,伴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j)外傷性腦膿腫。 k)外傷性腦動脈瘤,須手術治療。 l)外傷性遲發性癲癇。 m)外傷性腦積水,須手術治療。 n)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瘺。 o)外傷性下丘腦綜合征。 p)外傷性尿崩癥。 q)單肢癱(肌力3級以下)。 r)脊髓損傷致重度肛門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礙。
被別人打了一巴掌怎么賠償標準
被別人打一巴掌的賠償問題,主要看被打的主體以及情節的嚴重程度來解決。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毆打他人的,或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可根據不同情節處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或者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如達到輕傷二級,則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等;如傷情不達輕傷二級,且不符合尋釁滋事罪和聚眾斗毆等刑事犯罪構成的,則屬于民事糾紛,可自行商議賠償或提起訴訟。
打架輕微傷的賠償標準如下:
1、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2、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3、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4、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鋪助器具的具體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5、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6、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綜上所述,被人打耳光之后受害者不要打回去,應該要第一時間報警,請警方等第三方的當事人來給自己進行維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打架輕微傷賠償標準是多少
打架造成輕微傷的賠償標準并不是法律統一規定的,造成輕微傷后賠償項目主要就是醫療費,誤工費,若不需要住院,也沒有住院伙食補助費。誤工費是根據誤工時間和工資收入計算,的醫療費以醫院出具的收款憑證為準。
一、打架輕微傷賠償標準是多少? 打架輕微傷賠償標準不是固定的,打架輕微傷的賠償標準如下: 1、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2、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3、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二、打架造成輕微傷怎么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三、打架民事賠償糾紛的訴訟流程是什么? 1、原告起訴。 2、法院受理后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并公告。 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在人身損害事故中賠償標準,不可能用法律制度強行限制,若雙方當事人都有責任,并且彼此都打成了輕微傷,對于民事賠償的部分,也可以先由當事人自行協商,雙方無法協商處理的,可以報警處理。
打架受傷一方如何要求賠償
打架受傷的,可以協商賠償問題或者向法院起訴。賠償標準:
1、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收款憑證進行確定;
2、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3、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
打架斗毆的處罰如下:
1.對于當事人打架斗毆的,應當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2.結伙毆打、傷害他人,或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3.如果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后果的,需承擔刑事責任,以聚眾斗毆罪進行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九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協議
相關推薦:
刑事提起再審(刑事案件可否申請再審)
立案審理撤訴(民事訴訟立案后如何撤訴)
刑事圖像修復(攝像頭能保存多久呢)
刑事證據作證(刑事案件中哪些能作為證據)
刑事舉證期限(刑事案件舉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