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糾紛怎么解決
如果網購發生糾紛,需要走法律程序,首先第一步就應當確定管轄法院,也就是向哪個法院提起訴訟。
就北京來說,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北京市轄區內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簽訂或履行的網絡購物合同產生的糾紛,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消費者均可以到北京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管轄。
但是,電子商務經營者、網絡服務提供者在簽訂買賣合同時,訂立了其他管轄協議,并且以明顯的、合理的方式提醒了消費者,那么應當依該約定來確定管轄法院。
網購中常見糾紛分析
誰是被告
2017年8月,劉先生在某購物平臺上購買了某品牌的法國進口干紅葡萄酒4瓶,該商品標記為“自營”,劉先生收貨后,發現上述葡萄酒僅有英文標簽,沒有加貼中文商品標簽,故認為某購物平臺銷售的商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法》中關于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的規定,故將某購物平臺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十倍價款。被告某購物平臺答辯稱,其是電子交易平臺的運營和維護方,而非與劉先生建立買賣合同的賣家,故不同意劉先生的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查,該葡萄酒訂單的發票開票人是“某信息技術公司”,而非本案被告,故涉案買賣合同是建立在劉先生與某信息技術公司之間,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劉先生要求某購物平臺承擔相應責任,屬于沒有找準賣家。
購買商品前,如何判定真正的賣家?
本案的被告是網絡購物平臺的經營者,是指在電子商務中為交易雙方提供網絡經營場所、交易撮合、信息發布等服務,讓交易雙方獨立開展交易活動的,真正的賣家是通過網絡購物平臺銷售商品的經營者,消費者應當將他們區分開來。在交易前,可以和賣家進行溝通,詢問貨品的出售方,另外可以要求賣家開具購物發票,電子商務法第十四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應當出具紙質發票或電子發票等購物憑證或服務單據,二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通過開票人也可以確定賣方。
七天無理由退貨
2016年5月10日,鄭先生通過某電商購物平臺,在某家具店的促銷活動中購買了一個電視柜。5月14日鄭先生收到貨后,發現電視柜尺寸與自家客廳并不匹配,故于5月16日與賣家聯系,希望辦理退貨。但某家具店認為,電視柜尺寸已在頁面明確標注,鄭先生自己沒有確認好尺寸,且頁面明確寫明,“促銷商品,無質量問題概不退換”,鄭先生購買了促銷商品,就應當接受這一條款,故拒絕退貨。鄭先生只得訴至法院,要求返還電視柜,某家具店向其退款。法院依法查明事實后,支持鄭先生的訴訟請求。
什么樣的產品可以享受7天內無理由退貨?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網購的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有些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例如消費者定作的商品,鮮活易腐的商品;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報紙、期刊等。另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若過了7天,因產品質量問題可以申請退換貨嗎?
如果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即使超過7日,消費者也可以及時向賣方提出退換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若商家堅持不退貨,消費者可采取何種方式維權?
目前很多電商平臺都有自設的客服人員或糾紛解決通道處理類似糾紛,無法自行解決也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如果通過上述渠道仍無法解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權利。
商品顏色等與圖片不符,可否退貨?
2016年11月,王某通過某電商購物平臺向某戶外用品公司購買了登山背包一個,網頁上的商品詳情上詳細標示了背包的名稱、商品條形碼號等信息,并以圖片的方式從多個角度展示了背包的顏色及款式。然而王某收到貨后,發現背包標簽上標注的名稱和商品條形碼號與網頁內容一致,但顏色、款式卻均與圖片明顯不符,王某認為某戶外用品公司構成欺詐,故訴至法院要求退貨退款,并支付三倍賠償。某戶外用品公司答辯稱,出現上述情況是因為工作人員發錯貨所致,并非故意欺詐消費者,故不同意三倍賠償。法院經審理確認了上述事實,認為某戶外用品公司系以虛假的商品描述及說明銷售商品,其行為已經構成欺詐情形,故支持了王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網購發生糾紛怎么辦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產生消費糾紛的,消費者可以通過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等途徑維權。關于網購碰上糾紛怎么維權的問題,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解答。一、網購碰上糾紛怎么維權 1、網購碰上糾紛的,消費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權: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二、網購實物與描述不符賣家拒絕退換要怎么處理 1、作為消費者,首先要明白,簽收商品并不是不可以退貨的理由,如果說賣家告知你簽收就不能退貨那么對方是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 (1)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后7日內,有權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2)但無理由退貨的商品亦有邊界,消費者定做的商品、鮮活易腐商品、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交付的報紙、期刊等商品不再無條件退貨之列。 2、如果在三包有效期內,符合換貨條件,消費者可以要求賣家退貨。 3、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1)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 (2)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產生消費糾紛的,消費者可以通過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等途徑維權。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咨詢,咨詢專業律師。
32元的網購糾紛法院會受理嗎
32元的網購糾紛法院會受理嗎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下是對其進行的分析:一般來說,32元的網購糾紛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的標的額應當是明確的,但是沒有最低標準限制。因此,無論是多少金額的糾紛,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訴訟條件,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當然,對于小額糾紛,一些地方的法院也會提供簡易程序或者調解等方式來解決糾紛,以便快速、便捷地解決問題。
1、無論多少金額的網購糾紛,只要符合立案條件,法院就會受理;
2、勝訴之后,如果對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后,會依法查詢債務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另外他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他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他會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3、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4、以信息網絡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絡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5、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以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這時就需考慮你的網購中是由哪方出的郵費,如果是“包郵”,那么就相當于是賣家送貨,由賣家將貨物交付給承運人以運交買家,此時合同履行地為買家所在地;如果是“不包郵”,那就相當于由買家自己提貨,由買家委托承運人去貨物所在地取貨,此時合同履行地為賣家所在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以信息網絡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絡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相關推薦:
拘留怎么賠償(拘留是否需要賠償對方)
刑事改成民事(刑事案件如何轉為民事處理)
觸犯刑事責任(哪些情形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拘留移交(刑事案件檢察院多久移交法院)
傷殘二級賠償(二級傷殘鑒定金額如何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