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污蔑他人是什么罪
惡意誹謗造謠污蔑是誹謗罪。誹謗造謠污蔑侵犯了公民的名譽權和榮譽權,情節嚴重的話可能會構成誹謗罪。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的人格,破壞他人的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構成要件
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客觀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主體: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主觀方面: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侮辱罪客觀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敗壞他人名譽;主觀上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為會造成敗壞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另外根據《刑法》規定,只有情節嚴重的侮辱行為才構成本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第一千零三十一條 第一款 民事主體享有榮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第一款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誹謗造謠罪怎么處罰
誹謗造謠罪具體處罰如下:
1、造謠誹謗他人尚不構成犯罪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2、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3、構成犯罪的,依照侮辱罪、誹謗罪定罪處罰,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4、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依照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進行處罰,最高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誹謗和造謠罪的一些常見要素:
1、虛假陳述。指控或傳播的信息必須是虛假的,與事實不符,或者是無法證實的。
2、公開傳播。信息必須被公開傳播,例如通過口頭、書面、電子媒體或社交網絡等渠道。
3、損害他人聲譽。被誹謗或造謠的人必須受到了名譽、聲譽或個人利益的實質性損害。
4、無合理依據:傳播者必須知道或應該知道所傳播的信息是虛假的,并且沒有合理的事實依據來支持其說法。
綜上所述,造謠誹謗他人構成犯罪的,依照侮辱罪、誹謗罪定罪處罰,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造謠污蔑他人是什么罪
造謠污蔑他人是侮辱罪、誹謗罪。
首先,須有捏造一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若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則不構成本罪。其次,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就是利用文字或者言語等方式在社會上公開的擴散虛假事實,達到貶損他人人格、名譽的可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再次,必須針對特定的人進行,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內容上可以知道即可。最后,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標準,比如給他人造成惡劣影響、致其精神失常或自殺等情況。
一、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的人格,破壞他人的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構成要件
1.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2.客觀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3.主體: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主觀方面: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侮辱罪客觀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敗壞他人名譽;主觀上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為會造成敗壞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只有情節嚴重的侮辱行為才構成本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第一千零三十一條 第一款 民事主體享有榮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第一款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第二百三十七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相關推薦:
無權代理是什么(無權代理是什么意思)
消費投訴的形式有哪些(消費者投訴方式)
拘傳有時間和次數限制嗎(拘傳被執行人的規定)
驅逐出境應如何適用(在什么情況下適用驅逐出境的刑罰)
拍賣收取的費用是多少(拍賣會怎么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