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是指行為人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根據刑法規定,故意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特征:
1.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必須是明知的。這種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也包括明知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行為人必須是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不論行為人明知的是危害結果必然發生,還是可能發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構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在程度上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就是刑法上通常說的“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采取漠不關心,聽之任之的放任態度,結果發不發生,都不違背行為人的意志。我國刑法沒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對故意犯罪的規定中,對這兩種心理差別是作出規定的。區別“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對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小,決定量刑,具有一定意義。
具備犯罪構成要件是負刑事責任的依據。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故意犯罪是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主觀上對其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后果處于故意的心理狀態,因而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后果。“刑事責任”和“刑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刑事責任”是犯罪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需承擔的責任,是刑罰的前提條件,只有對負有刑事責任的人,才能施用刑罰;而刑罰是承擔刑事責任的結果,是人民法院對犯罪人進行懲罰和教育改造的手段,是預防犯罪人重新犯罪并警戒其他人犯罪的制裁措施。負有刑事責任的人在某些情況下不一定都受到刑罰處罰,比如具有法定可以免除處罰情節的,可以不處以刑罰;但受刑罰處罰的人,必須是負有刑事責任的人。
哪些屬于故意犯罪
在我國刑事犯罪的規定中,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態有所不同,可以區分為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過失犯罪的處罰比故意犯罪的處罰程度輕一些,那么什么叫故意犯罪呢,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的內容,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
一、故意犯罪是什么意思
故意犯罪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但還是放任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事件,實施并構成犯罪的,即為故意犯罪,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故意犯罪分為直接故意以及間接故意兩種,兩者的認識因素相同,但是意志因素不同。
故意的認定:
1.需要將犯罪故意與一般生活中的故意進行區分;
2.需要將犯罪故意與單純的認知與目的進行區分;
3.需要將總同與分則的明知進行區分;
4.需要將俁理推定與主觀臆斷進行區分。
二、故意犯罪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1.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心理狀態;
2.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
構成故意犯罪時,需要同時具備以上兩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能被認定為是故意犯罪。希望結果發生以及放任結果發生,是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在刑法理論中,前者可以成為直接故意犯罪,后者為間接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心理狀態指的是在整個犯罪過程中行為人心理活動的綜合表現,具有一定的特點。
以上就是關于故意犯罪來為大家提供的相關法律資料內容,故意犯罪是作為在故意心理的狀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所以一般的處罰結果都比較嚴重。
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可以百度搜索陜西沐邦律師事務所,直接進行咨詢哦!
相關推薦:
搶奪罪與搶劫罪的區別(搶劫和搶奪的區別是)
強奸罪判刑多少年(強奸罪一般判刑)
什么叫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概念)
強奸罪怎樣成立(怎么告強奸罪 需要什么證據)
輕傷護理費賠償標準(輕微傷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