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和管制有什么區別留案底嗎
法律分析:管制和拘役都會有案底。
管制實際上就是對刑事犯罪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犯罪記入公民的犯罪記錄檔案,也就是所謂的有了案底。刑事犯罪檔案就是案底。
因此,管制是一種刑罰方法,是刑事犯罪后給予的刑事制裁,是會留案底的。而案底就是指犯罪記錄制度,這種犯罪記錄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終身存在不能取消。拘役說的通俗點就是坐牢,這是是一種刑罰方法,是刑事犯罪后給予的刑事制裁,所以被判拘役的人是會留案底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在其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監獄或其他執行機關。
在被判處管制的過程中,犯罪分子必須遵守的,如果違反該規定,將有可能面臨更加嚴苛的判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司法部《關于建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的意見》 犯罪記錄是國家專門機關對犯罪人員情況的客觀記載。犯罪記錄制度是現代社會管理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現就建立我國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提出如下意見。
管制和囚禁有什么區別?
在法律上,"管制"和"坐牢"有什么區別?⒈管制
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決,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改造,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機關管束和群眾監督下進行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是刑罰主刑中量刑最輕的一種。管制是我國的獨創,其主要特點在于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犯罪人在社會上處于相對的自由狀態,但是限制其一定的活動范圍。
管制的刑期。根據《刑法》第38條和第69條的規定,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又根據《刑法》第41條的規定,管制的期限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剩余日期為實際執行管制的日期。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管制的執行。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⑴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⑵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⑶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⑷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⑸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根據《刑法》第38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執行。根據《刑法》第40條的規定,管制執行期滿,執行機關應當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群眾宣布解除管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還應當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⒉拘役
拘役是指短期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就近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拘役屬于短期自由刑,在我國主刑中,介于管制與有期徒刑之間。其特點在于雖然剝奪犯罪人人身自由,但相對于有期徒刑來說刑期很短。這既是懲罰犯罪的需要,也是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具體體現。
拘役的刑期。根據《刑法》第42條和第69條的規定,拘役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1年。根據《刑法》第44條的規定,拘役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宣判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享受一定的待遇。根據《刑法》第43條的規定,在刑期執行期間,刑法還規定準許其每月回家與親人團聚1至2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拘役的執行。根據《刑法》第43條第1款的規定,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所謂就近執行,是指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縣、市或市轄區的公安機關設置的拘役所執行;尚未建立拘役所的,放在就近的監獄執行;遠離監獄的公安機關,可以放在看守所執行。
拘役與刑事拘留、行政拘留雖然都是短期剝奪自由的強制方法,但它們之間有明顯區別:⑴性質不同。拘役是刑罰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的一種強制措施,行政拘留屬于治安行政措施。⑵適用對象不同。拘役適用于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適用于具有法律規定的 7 種情形之一,即罪該逮捕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適用于違反治安管理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分子。⑶適用機關不同。拘役由人民法院適用;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由公安機關適用。⑷法律依據不同。拘役是根據《刑法》適用;刑事拘留根據《刑事訴訟法》適用;行政拘留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適用。
⒊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指剝奪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強制其進行勞動并接受教育的刑罰方法。在我國刑罰體系中,有期徒刑是適用范圍最廣泛的一種刑罰。
有期徒刑的刑期。根據《刑法》第45條和50條的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為6個月以上15年以下,數罪并罰時最高不得超過20年。根據《刑法》第47條的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前先行羈押的,其羈押1日可折抵刑期1日。
有期徒刑的執行。根據《刑法》第46條的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監獄或者其他場所執行。監獄是成年犯的執行場所;所謂其他執行場所,是指未成年犯管教所,即被判處有期徒刑送交執行時不滿 18 周歲的未成年犯的專門執行場所。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押送監獄執行刑罰,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
有期徒刑與拘役雖然都屬于剝奪自由刑,但二者存在以下區別:⑴執行場所不同。有期徒刑主要在監獄或其他執行場所執行;拘役是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⑵執行機關不同。有期徒刑的執行機關是監獄管理機關;拘役的執行機關是公安機關。⑶刑期不同。有期徒刑的刑期長、起點高、幅度大;拘役的刑期短、起點低、幅度小。⑷待遇不同。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勞動能力的強制其參加勞動,不享受每月可以回家的待遇。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1至2天;參加勞動的,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⑸法律后果不同。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后,在 5 年之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構成累犯,從重處罰;對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則不存在構成累犯的問題。
⒋無期徒刑
無期徒刑是指剝奪犯罪分子的終身自由,強制其參加勞動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罰方法。它是僅次于死刑的一種嚴厲的刑罰方法。對于罪行嚴重、需要與社會永久隔離、但又不必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適用無期徒刑,既能有效地打擊犯罪,又能更好地貫徹少殺政策,縮小死刑的適用面。
由于無期徒刑無刑期可言,因此判決執行前先行羈押的時間不存在折抵刑期的問題。根據《刑法》第57條的規定,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而且也不存在刑期折抵問題。
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種最嚴厲的刑罰方法,它與有期徒刑相比,有重大區別:⑴期限不同。無期徒刑是剝奪終身自由;有期徒刑則是剝奪一定期限的自由。⑵嚴厲程度不同。無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間的刑罰方法,它重于有期徒刑而輕于死刑;有期徒刑是介于拘役和無期徒刑之間的刑罰方法,它重于拘役而輕于無期徒刑。⑶適用對象不同。無期徒刑只適用于罪行嚴重的罪犯;有期徒刑既適用于罪行較重的罪犯,也適用于罪行較輕的罪犯。⑷適用時其他規定不同。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而且不存在刑期折抵問題;對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一定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且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日期可以折抵刑期。
我國刑法體系中最輕的主刑
刑法體系中最輕的主刑是管制。
法律分析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由社區矯正的刑罰方法。是我國刑罰種類之—,屬于主刑的一種。管制是最輕的主刑,是我國獨創的一種刑罰。按照規定: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由社區依法矯正。對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須服從有關規定;勞動中應同工同酬;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宣布解除之;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先期羈押的,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的特征是:刑罰的最低檔;不必投入特殊的改造場所,由公安機關負責監管;勞動有報酬。羈押時間可抵刑期。拘役是剝奪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在刑罰體系中,拘役是介于管制與有期徒刑之間的一種主刑,具有以下特征:拘役是一種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個月,最長不超過6個月。所以,拘役是我國對罪犯予以關押、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三種自由刑中最輕的一種。拘役適用于罪行較輕但需要短期關押改造的罪犯。有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剝奪自由刑的主刑,其刑罰幅度變化較大,從較輕犯罪到較重犯罪都可以適用。所以,在刑罰體系中,有期徒刑居于中心地位。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終身自由,并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死刑是剝奪犯罪人生命的刑罰方法,包括死刑立即執行和死刑緩期執行兩種。死刑是我國刑罰中最重的一種,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執行的剝奪犯罪分子生命權和政治權的刑法,因此,死刑是嚴格控制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
相關推薦:
腦震蕩輕微傷賠償(腦震蕩在法律上屬于輕傷嗎)
刑事拘留家屬通知(刑事拘留通知家屬)
管制是刑事責任嗎(管制一般是什么罪)
刑事勘驗筆錄程序(公安局做筆錄流程是什么)
被迫離職公司賠償(被迫離職怎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