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開庭多久宣判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三)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依照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其它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審理期限以再延長一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內審結。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延期審理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是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人民法院受理申訴后,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
刑事案件開庭判緩刑是當天釋放嗎
法律分析:緩刑當天不能釋放;只是法院判無罪的,可以當天釋放。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了。緩刑的執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緩刑后交有關機關執行。由于各國司法機關的體制和緩刑的內容不同,執行的機關也有區別。主要有二類。一類是原審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負責緩刑的執行。法院內設專門的執行法官或緩刑監督官,罪犯應定期與緩刑監督法官聯系,報告情況,這一類占絕大多數。另一類是由特設的保護觀察機關執行,由原審法院指導。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設有這樣的機關。此外,我國的緩刑由公安機關負責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百五十五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開庭會當庭宣判嗎
法院是否會當庭宣判,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審理進度去決定:
1、當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人民法院經過對案件的審理,查清了爭議的事實,可以當庭宣判;
2、由于某種原因不能當庭宣判的,比如合議庭需要另行評議的,案件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也可以另行指定日期宣判。
宣判即宣示判決,是指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經過審理后依法作出判決并予以宣告的制度。法院宣判有兩種,一種是當庭宣判的,一種是定期宣判的。當庭宣判是指法院當庭作出判決或裁定。雙方當事人無需再耗時等待判決結果,當場就能知道案件裁判的情況;定期宣判是指合議庭評議完畢或獨任審判員的審理結束后,人民法院在另訂的期日宣布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相關推薦:
刑事惡意轉移財產(判決前轉移財產可以按刑事案處理嗎)
刑事庭審當庭宣判(刑事案件會當庭宣判嗎)
交通事故刑事判決(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判幾年)
群眾斗毆刑事拘留(聚眾挑事導致他人輕傷可以拘留嗎)
可以免于刑事責任(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定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