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抗訴的法律規定
法律主觀:
提出抗訴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 判決和裁定 ,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從而提起 審判監督程序 的一種方式。它是人民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406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1)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2)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4)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要提出抗訴的,由控告申訴部門報請檢察長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人民檢察院決定抗訴后,由審查起訴部門出庭支持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發現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確有錯誤時,可以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或者指令作出生效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應當將抗訴書副本報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上級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抗訴,并且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
刑事受害人抗訴的程序規定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上級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抗訴,并且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
刑事案件檢察院抗訴流程?
刑事申訴駁回后是申請檢察院抗訴還是走其它途徑呢?n如果申請檢察院抗訴材料怎么寫?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
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質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于下列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一)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上訴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
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不開庭審理的,應當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訴、抗訴案件,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民事抗訴和刑事抗訴的區別
刑事案件抗訴程序一般分為兩種,一是下抗上審,二是同抗同審。刑事抗訴包括上訴程序的抗訴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前者是指依照 刑事訴訟法 第181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 一審 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這就是下抗上審。而同抗同審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5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依法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而民事抗訴程序往往是上抗下審,極少用同抗同審,且判決、裁定均是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發現同級法院已生效的判決、裁定認為符合抗訴法定要件、條件后,只能提請上級人民 檢察院抗訴 ,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是否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即下級人民檢察院不能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直接提出抗訴,上級人民檢察院若采納下級人民檢察院的提抗,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往往不直接進行再審,而裁定指令作出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進行再審,這就是上抗下審。司法實踐中,同抗同審極少。 民事抗訴與刑事抗訴不同,民事案件抗訴形成再審,是鑒于法律授權檢察機關,有事后監督的職能,因而可理解檢察機關應以原裁判違反法律、 法規 強制性的規定,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為限,不得為一方當事人利益與另一方當事人形成對立,以“公權”干預“私法”。檢察機關的抗訴只是啟動再審程序,在庭審中的作用僅表現為一種再審的提起,法定事由或稱之為一種程序上的原因力。在庭審開始后宣讀抗訴書即可,再審焦點的確定和再審主張事實、 證據 的提供均應由當事人負責,當事人在民事 訴訟 活動中具有平等的訴訟地位和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不但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而且對其爭議,應當根據當事人自愿、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對原、被告雙方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民事訴訟是“私人”之間的訴訟,簡稱“私法”,盡管世界上有不少國家 民事訴訟法 都是規定了檢察機關可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民事訴訟中來,但并不能改變民事訴訟的性質。我國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民事裁判結果與之沒有利害關系,甚至不涉及對其工作的評判。實踐中,檢察機關往往也是注重抗訴率,并不追求抗訴后改判率。 對于刑事案件,一般一審就可以得到結果,但是不少案件的當事人在獲得一審 判決書 之后,還會向想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請求。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知道,并非是所有的抗訴請求都是會被受理的,故而在提出前建議先審核是否滿足條件。
相關推薦:
刑事司法審查制度(司法審查制度)
員工因違反制度被辭退賠償(違反公司規定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盜竊刑事判決(盜竊罪判決書)
未了結的刑事訴訟(刑事未結案能否民事起訴)
刑事抗訴專項活動(檢察院刑事抗訴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