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刑事責任是無罪嗎
不承擔刑事責任并不等于無罪。
有時候,被告人可能會因情節很輕、數額很小、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等情形而被免予刑事處罰,但仍然會構成犯罪。無罪應當是指行為人沒有犯罪行為,不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不追究刑事責任,是因為立案后經偵察后確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案件就此終結的情形。
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什么:
1、承擔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主刑刑罰;
2、承擔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的附加刑刑罰;
3、承擔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非刑罰性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依法不追訴原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不追究刑事責任是不是就沒事情了
不追究刑事責任不是一定無罪。
不追究刑事責任后果如下:
1、行政責任:如果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了相關的行政法規,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比如罰款、警告、暫扣或吊銷證照等。
2、民事責任:如果當事人的行為給他人造成了損失或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被侵權人可以向其追究民事責任,要求賠償損失或者承擔其他法律責任。
3、社會影響:如果當事人的行為涉及到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道德倫理,可能會受到社會譴責和輿論監督,對個人形象和社會信譽造成負面影響。
個人被認定有犯罪行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1、具體的刑事責任包括拘留、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
2、刑事責任是對犯罪行為的一種懲罰,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保護人民的安全和權益。不過,追究刑事責任需要依據法律規定進行,不可以隨意進行指控和懲罰。
綜上所述,也要尊重被指控人的基本權利,如公正審判、辯護權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相關推薦:
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什么情況下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自訴的原則(刑事案件自訴的條件)
刑訴法倒退(刑訴法新規定是進步還是倒退)
刑訊逼供的認定與處罰(法律上有對逼供的方法作規定嗎)
刑訴法解釋全文(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