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費補償標準
一、喪葬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死者的法定繼承人或者承擔喪葬義務的人有權要求獲得喪葬費。過去,以死者家屬為安葬死者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為限。不少省市的喪葬賠償標準按照國務院關于殯葬管理暫行規定和交通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原則辦理,以死者生前6個月的收入總額為限。
一般包括運尸費、火化費。購買骨灰盒費,一期骨灰存放費,以及雇請人員所支付的勞務費和必要的交通費等合理費用。
3、但超過上述標準的,經法院審查確屬必要,可以按照喪葬費的實際損失計算,予以賠償。死者家屬無正當理由拒不執行有關部門限期殯葬決定的費用不予賠償。
喪葬費怎么辦理
1、帶上戶口本,死者身份證,醫保兩證一卡(卡要全部消費掉,卡交上去,就不發回來了),火化大廳開據的三張收據到死者單位調檔。
2、如死者檔案不在原單位,原單位會根據你所提供的單據給你辦理一個綠色調檔證,同時,將留下三張收據中的一張收據。你可持綠色調檔證到所在地區的勞動就業局(部門)的檔案室調個人檔案。
3、如子女辦理調檔,得先讓死者配偶寫出委托書,才能辦理,其中檔案部門的工作人員會讓你將死者的戶身份證、火化收據復印交予檔案室。調出死者檔案后,此時,你的手中還剩下兩張收據。
其中一張自己保存,拿著最后一張收據(火化收據)到死者所在的社區,讓社區主任在收據背面蓋上所在社區的圓印章。你可以拿著死者的火化證、蓋有印單的收據、個人檔案、身份證到社會保險公司專門的辦理喪葬的辦公室結算一次性的喪葬補助。
4、工作人員會根據你提供的個人檔案里的工資數據與電腦里的數據進行核對,核對后打出四張表。
辦理該事的人會在四張表上蓋上個人名章,后到社保大廳結算處進行復核后,再蓋上復核的工作人員的個人名章,爾后再回到先蓋章的地方讓部門主管領導再蓋上個人名章。
辦理完后,歸還個人檔案到勞動部門,歸還檔案后,讓檔案部門在四張表上再蓋上圓印章,此時表有有三個個人名章和一個圓印章。其中一張存放在檔案里,另處三張再送到社會保險公司進行結算。
5、工作人員會告之你在辦理完后的一個月后,全部喪葬費打到死者的工資卡中(注:當月工資正常發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死亡賠償做什么費用
死亡賠償費用主要包括喪葬費、撫恤金、死亡賠償金等。
1. 喪葬費:
* 這是為死者處理喪葬事宜所產生的費用,包括火化費、殯儀館費用、骨灰盒購置費用等。這些費用是實際支出的費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計算。
2. 撫恤金:
* 撫恤金是對死者家屬的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其數額根據死者生前的生活狀況、家庭背景、工作單位的支付能力等因素確定。
* 撫恤金可能由多個部分組成,如生活困難補助金、贍養費等,用以幫助家屬度過經濟困難時期。
3. 死亡賠償金:
* 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未來收入損失的補償,是對家屬未來生活的一種經濟保障。
* 這種賠償金的數額可能根據死者的年齡、收入狀況、工作前景等因素進行評估和計算。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法律規定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具體的賠償標準也會有所差異。
總的來說,死亡賠償費用是為了對死者的家屬進行經濟上的補償和精神上的撫慰。這些費用并非任意決定,而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和實際情況進行計算的,以確保死者的家屬能夠得到公正的對待和經濟上的支持。請注意,具體的賠償項目和標準可能因地區和法律法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參考當地法律和法規。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包含哪些
一、工亡喪葬補助金(6個月乘當地上個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上個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三、供養親屬撫養金(這個需要具體情況才能確定)。 屬于勞動合同關系:確屬工傷的,經工傷認定后,享受工亡待遇。
賠償項目包括:
一、工亡喪葬補助金(6個月乘當地上個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上個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三、供養親屬撫養金(這個需要具體情況才能確定)。
屬于勞務雇傭關系:按人身損害賠償標準進行賠償。賠償項目包括:
一、喪葬費(6個月乘當地上個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二、死亡賠償金(上個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三、交通費
四、住宿費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住宿標準
五、伙食補助費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六、被撫養人生活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標準計算,被撫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被撫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喪葬費補償標準是什么
喪葬費標準通常如下:
1、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救濟費,分別按本市上一年度3和10個月的平均工資一次性發放給直系親屬;
2、供養直系親屬的救濟費,通常按當地生活困難補助標準及物價補貼之和每月進行發放;
3、供養一個直系親屬的,按當地城鎮企業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的百分之二百進行發放。
人死后有幾筆錢可以領?
人死后有喪葬費和去世撫恤金兩筆錢可以領:
1、喪葬費這筆錢就是由公司補發半年的平均工資來支出的,也就是說這筆錢就是家屬拿到的補發工資錢,一般來說都是半年的平均工資,但是地域不同,年限也不同。而且是根據退休員工的平均工資來發放的,所以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2、去世撫恤金一般退休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按著當地月退休工資的月份來計發。最長的不超過當地月退休平均工資的10個月的標準,最短的大概是三個月的標準,這個是不一定的。
綜上所述,喪葬費在國家企業上班的時候一般涉及到的費用都是按照當地員工平均工資的6個月再進行計算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磨鋒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
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相關推薦:
名譽侵權立案(名譽權侵權罪的立案規定)
輕傷怎樣賠償(打傷人輕傷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被盜了不立案(個人信息被盜用警察不立案)
腳踝骨裂賠償(腳踝骨折賠償八萬合理嗎)
員工傷亡賠償(工地傷亡事故賠償的具體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