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傷殘等級
傷殘等級的劃分從一級到十級,依據傷殘程度的不同,具體如下:
一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他人照料,無法維持生命,意識消失,只能臥床,社會交往能力完全喪失。
二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需要人隨時幫助,活動受限,僅限室內,無法工作,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三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需人經常監護,活動受限于室內,職業受限,社會交往困難。
四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活動受限于居住范圍內,職業受限,社會交往受限。
五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部分受限,偶爾需要監護,活動受限于附近,需明顯減輕工作,社會交往貧乏。
六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部分受限,能部分代償,需條件性幫助,活動降低,不能勝任原工作,社會交往狹窄。
七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社會交往降低。
八級傷殘:傷者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遠距離流動受限,斷續工作,社會交往受約束。
九級傷殘:傷者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級傷殘:傷者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
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注: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準: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傷殘津貼:
1、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注: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傷殘等級的評定標準
傷殘等級的評定標準傷殘等級怎么評定的,比如九級需要什么條件,求解答!1、Ⅰ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 意識消失; c. 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 d. 社會交往完全喪失。
2、Ⅱ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 b.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 c. 不能工作; d. 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3、 Ⅲ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 b.僅限于室內的活動; c. 明顯職業受限; d. 社會交往困難。
4、Ⅳ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 b.僅限于居住范圍內的活動; c. 職業種類受限; d. 社會交往嚴重受限。
5、Ⅴ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導; b. 僅限于就近的活動; c. 需要明顯減輕工作; d. 社會交往貧乏。
6、Ⅵ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幫助; b. 各種活動降低; c. 不能勝任原工作; d. 社會交往狹窄。
7、Ⅶ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 b. 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 c. 不能從事復雜工作; d. 社會交往能力降低。
8、Ⅷ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b. 遠距離活動受限; c. 能從事復雜工作,但效率明顯降低; d. 社會交往受約束。
9、Ⅸ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c. 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Ⅹ級傷殘劃分依據為: a. 日常活動能力輕度受限; b. 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 c. 社會交往能力輕度受限。
相關推薦:
共同犯罪的司法解釋(什么是共同犯罪)
評傷殘等級(國家傷殘等級評定標準)
公訴轉自訴(公訴案件能否轉為自訴案件)
交通肇事罪量刑知識(交通肇事罪最低量刑是什么)
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