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主要是針對財物的犯罪行為,問題所稱的經濟詐騙在刑法中對應的應當是詐騙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這種行為嚴重侵害了他人的財產權益,對社會的危害性較大。根據犯罪數額和情節的不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和數額特別巨大是判斷量刑的重要依據。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法律的不斷完善,詐騙金額量刑標準也將不斷調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1.數額較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應當認定為“數額較大”。對于數額較大的詐騙,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應當認定為“數額巨大”。對于數額巨大的詐騙,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對于數額特別巨大的詐騙,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犯罪情節:除了數額外,犯罪情節也是量刑的重要因素。例如,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等情況,酌情從嚴懲處。
2.犯罪后果:如果詐騙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也會被從重處罰。
3.犯罪人的前科:如果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詐騙被行政處罰的,也會被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