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私人高利貸罪立案標準
刑法并無高利貸罪名,但若從事高利轉貸行為,且違法所得數額達到十萬元以上,或兩年內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后仍繼續高利轉貸,即可構成高利轉貸罪。
依據我國司法解釋,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利用金融機構貸款轉手給他人,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將被立案追訴:
(一)違法所得數額達到十萬元以上;
(二)雖未達到上述金額標準,但兩年內因轉貸行為兩次以上受罰,仍繼續進行高利轉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從事高利轉貸行為,違法所得較大的,將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一至五倍違法所得的罰金;情節嚴重者,將面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一至五倍違法所得的罰金。單位若犯此罪,除對單位進行罰款外,還將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高利轉貸罪的認定
此案不構成高利轉貸罪。判斷高利轉貸罪的核心要求是: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所謂套取是指編造正當理由或者利用虛假業務來騙取銀行資金。從犯罪構成角度講,要求行為人必須是故意。
本案中,甲并沒有編造理由或者以虛假業務騙取銀行貸款。你上面提到:“行為人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后,表面上將該部分資金用于生產經營,但將自有資金高利借貸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應認定為本罪”。據我了解,這僅是學者的理論解釋,并非出自法律規定。即使出自法律規定,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應當對生產經營做出嚴格解釋,按揭購買商品住宅顯然不屬于生產經營。不能將購買商品住宅解釋為生產經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甲在購買房屋之前就與乙有貸款約定:因乙無資格貸款,約定由甲按揭貸款買房,買房后將錢高利轉貸乙。則有可能構成本罪。
從法律條文來看,高利轉貸罪的構成要件非常明確,即必須是通過虛假理由或行為套取銀行資金,且這部分資金被用于高利轉貸他人。甲的行為并未達到這一標準,因此不能構成高利轉貸罪。不過,若甲與乙之間存在上述約定,則可能存在法律風險。
總之,高利轉貸罪的認定需要嚴格依據法律條文和司法解釋。在實際操作中,行為人是否構成此罪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資金來源、用途以及行為人的主觀意圖等。
倒貸款犯法嗎
倒貸款犯法嗎倒貸款犯法,倒貸款涉嫌違法犯罪,司法解釋為高利轉貸罪。高利轉貸罪,是指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再高利轉貸給別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行為。違法發放貸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相關部門應予以立案追訴。
法律分析
倒貸款是違法行為,個人違法發放貸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發放貸款,數額在二百萬元以上的,應認定為數額巨大;個人違法發放貸款,數額在一千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發放貸款,數額在二千萬元以上的,應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個人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千萬元以上的,應認定為特別重大損失。只有符合貸款條件的,銀行才會進行支付貸款。貸款是需要償還的,不按時進行償還是需要支付滯納金的,如果超過三個月不進行償還,屬于詐騙行為,銀行就可以報案處理,詐騙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并且還要償還所欠的款,會成為銀行的黑名單。銀行或者其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違法發放貸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二)違法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銀行或者其余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的,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從重處罰。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余直接責任人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關系人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有關金融法規確定。
相關推薦: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量刑(涉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會如何判刑)
誹謗罪處罰(誹謗罪及其處罰)
販賣毒品罪法律規定(販賣毒品應該受到什么處罰)
高利轉貸罪司法解釋(高利轉貸罪數額巨大標準的司法解釋)
聚眾斗毆罪未滿十八(聚眾斗毆未滿十八歲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