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一般是什么罪
管制一般是什么罪
對于管制適用,具體如下所述:
一、罪行性質輕、危害小。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可以適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
二、人身危險性較小。管制并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適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險性非常大,管制將難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實行社區矯正的方法。管制是特有的輕刑,它具有以下特點與內容:
一是不予關押,即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不剝奪自由與執行的開放性,可以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固有弊害;使罪犯仍然留在原來的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得以保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二是限制犯罪人的一定自由,使管制有別于免予刑事處罰。根據刑法第39條規定,限制自由的內容包括:被判處管制的人,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但是,對犯罪人的勞動報酬不得進行限制,即對于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三是具有一定期限,不得對犯罪人進行無限期的管制。根據刑法第38條、第40條、第41條、第69條的規定,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上,數罪并罰時不得超過3年。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2日。判決以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監視居住1日折抵刑期1日。如果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四是實行社區矯正。亦即,將罪犯置于社區內,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確定的期限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對罪犯的行為與心理進行矯正。
【法律依據】:
《刑法》第38條的規定,判處管制的,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合,接觸特定的人。而違反禁止令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相關的行政法規進行處罰。
什么是管制刑
管制刑,不羈押犯人,通過社區矯正限制其自由的一種刑罰方式。管制刑有以下特點:不羈押犯人,不剝奪其人身自由。被判管制的犯人需要在社區矯正下活動,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犯人可以自謀生計,在勞動中與普通公民同工同酬。適用管制刑的對象包括:罪行性質較輕、危害較小的犯罪分子。我國刑法規定,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的犯罪。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適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否則管制將難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管制刑作為主刑的一種,由人民法院判決,社區矯正組織執行。管制刑的期限為3個月至2年,或在數罪并罰時,延長至3年。根據犯罪情況,可以禁止犯人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對違反禁止令的犯人,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
管制是刑法嗎
法律分析:管制屬于刑罰,是刑法中刑事處罰的一種,是指行為人的行為違反了刑法的規定所受到的刑事制裁。刑事處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種。管制是最輕的主刑,也是我國獨創的一種刑罰,它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由社區進行行為矯正的刑罰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
相關推薦:
行賄追訴標準(個人行賂罪的立案追訴標準)
故意傷害輕微傷(故意傷害致輕微傷的量刑范圍)
販賣毒品罪取保候審(販賣毒品罪能取保候審嗎)
刑事立案材料(刑事立案的材料來源是什么)
集體土地是否擁有所有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歸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