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合同詐騙罪司法解釋(合同詐騙罪司法解釋)

首頁 > 刑事案件2025-04-08 09:25:52

合同詐騙罪怎么判刑?

合同詐騙罪的判刑標準如下:首要,若犯此罪,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其次,如詐騙數額巨大或者存在其他嚴重情節,將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再次,若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將面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法律依據是《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合同詐騙罪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對方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此罪有五種常見表現形式: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使用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其他虛假產權證明作擔保;沒有實際履行能力,先履行小額合同或部分履行,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收到對方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匿;以及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物。
從我國現行刑事司法解釋來看,合同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的數額標準高于詐騙罪的標準。2001年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5千元至2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1996年解釋,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貨款詐騙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貸款詐騙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票據詐騙在1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保險詐騙在5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保險詐騙在2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按照上述解釋,在新刑法修訂前,合同詐騙罪按照詐騙罪進行判處,其犯罪數額亦按詐騙罪的犯罪數額進行判處。即,個人詐騙公私財物 2 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3萬元以上,屬于“數額巨大”;20萬元以上,屬于“數額特別巨大”。新刑法修訂時,合同詐騙罪從詐騙罪中分離出來,修訂后的司法解釋對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數額起點規定為5千元,而關于“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則無明確規定,實踐中難以界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4條司法解釋

沒有專門針對224條所作的司法解釋,下面的司法解釋有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發[1996]32號 1996年12月16日)
二、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采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并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后,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后,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貨款的。
九、對于多次進行詐騙,并以后次詐騙財物歸還前次詐騙財物,在計算詐騙數額時,應當將案發前已經歸還的數額扣除,按實際未歸還的數額認定,量刑時可將多次行騙的數額作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十、行為人進行詐騙犯罪活動,案發后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如果權屬明確的,應當發還給被害人;如果權屬不明確的,可按被害人被騙款物占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總額的比例發還被害人;如果能夠確定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不屬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無法發還未查明被害人的,應當依法上繳國庫。
十一、行為人將詐騙財物已用于歸還個人欠款、貨款或者其他經濟活動的,如果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屬惡意取得,應當一律予以追繳;如確屬善意取得,則不再追繳。
十二、本解釋中使用的貨幣數額是指人民幣的數額。審理具體案件涉及外幣的,應當依照行為發生時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
十三、本解釋所稱“以上”包括本數在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1998]7號) 1998年4月21日公布 自1998年4月29日起施行)
第一條 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
第二條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為單位騙取財物為目的,采取欺騙手段對外簽訂經濟合同,騙取的財物被該單位占有、使用或處分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責令該單位返還騙取的財物外,如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的,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條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該單位的名義對外簽訂經濟合同,將取得的財物部分或全部占為己有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行為人

相關推薦:

傳播性病會判刑嗎(傳播性病的罪責)

犯罪構成要件(犯罪四個構成要件)

單位犯罪特征(單位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服刑人員如何減刑(服刑人員如何獲得減刑 何時應獲減刑)

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死刑證據裁判原則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