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故意殺人罪條件是什么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四點:首先,行為人必須實施了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這意謂著行為人通過各種手段實際造成了他人的死亡。其次,犯罪主體需為一般主體,意味著任何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的人,只要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均可成為故意殺人罪的主體。再次,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生命權,即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權,導致他人死亡。最后,在主觀方面,行為人必須具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致他人死亡,仍故意為之;而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雖然沒有直接追求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死亡結果的發生持放任態度。
《刑法》第四十九條對特定情況下的死刑適用有所限制。具體為: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和審判時處于懷孕狀態的婦女,不適用死刑。而審判時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年人,原則上不適用死刑,但若其采用極其殘忍的手段致人死亡,則不受此限制。這些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孕婦及老年人在刑事處罰中的特殊保護。
綜上所述,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條件包括實施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侵犯他人的生命權以及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故意。同時,《刑法》第四十九條也對特定人群在死刑適用上的限制提供了法律依據。
故意殺人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2、客觀要件。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以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即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主體要件。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體。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因此故意殺人罪的行為主體包括已滿十二周歲的未成年人。
4、主觀要件。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有有哪些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四個要素。首先,客體要件,此罪侵犯的是他人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指能夠獨立呼吸并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
其次,客觀要件,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動,作為或不作為均可構成。不作為殺人罪僅適用于對防止他人死亡負有特定義務的人。剝奪生命的行為必須非法,違反國家法律,執行死刑或正當防衛不構成此罪。經受害人同意的剝奪生命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但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只有明確行為與死亡結果間存在因果關系,才能認定罪責。
主體要件,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14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此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主觀要件,故意殺人罪要求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含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會導致他人死亡,仍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相關推薦:
刑罰監外執行(監外執行是什么意思)
打架輕傷賠償標準(打架2級輕傷賠償標準)
人身傷害起訴(人身傷害怎么起訴)
過失致人重傷判多少年(過失致人重傷罪刑法的量刑標準)
常見的網絡詐騙(網絡詐騙的類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