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駕駛和醉酒駕駛的區別
醉酒駕車: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飲酒駕車: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法律依據】
根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規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80毫克的駕駛員即為酒后駕車,80毫克以上認定為醉酒駕車。
酒后駕車和醉酒駕車的標準
在我國,對酒駕與醉駕進行區分的關鍵是血液中酒精含量。當駕駛人員血液酒精濃度高于或等于20mg/100ml且低于80mg/100ml時,視為酒后駕駛;若濃度超過或等于80mg/100ml,則屬醉酒駕駛。酒駕屬于違反法規行為,將受行政處罰,包括暫時扣留駕駛證與罰款等。而醉駕更上升至犯罪層面,將承受刑事責任,包括刑法規定的拘留并處以罰金,以及吊銷駕照,且5年內在禁考期內無法再次獲得駕照。值得強調的是,無論是酒駕還是醉駕,均對道路交通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必須堅決抵制。
酒后駕駛和醉酒駕駛的區別
醉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這是一種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對道路交通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而飲酒駕車則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20mg/100mL至80mg/100mL之間的駕駛行為。雖然相較于醉酒駕車,其危險性較低,但同樣屬于違法行為,并可能對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根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的規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80毫克的駕駛員即為酒后駕車,而80毫克以上則認定為醉酒駕車。這些規定旨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減少因酒后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因此,無論是醉酒駕車還是飲酒駕車,都是不被法律所容忍的。駕駛人員應當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拒絕酒后駕駛,共同維護道路交通安全。
相關推薦:
不動產登記薄(不動產登記簿和過戶是一個概念嗎)
聚眾斗毆輕傷(聚眾斗毆致人輕傷的量刑標準)
盜竊罪法律條文規定(法律對盜竊罪的規定)
九級傷殘賠償(傷殘等級九級賠償標準)
盜竊轉化為搶奪(盜竊罪轉化為搶劫罪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