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死亡是刑事案件嗎
過失致人死亡當然屬于刑事案例。
在我國法律中,過失致人死亡罪特指因為過失間接造成他人生命喪失的惡性行為。
此犯罪需滿足三大條件:
一是實際導致了他人死亡之結果;
二是行為人實施了不可預見的過失行為;
三是過失行為與生命喪失有確切的因果聯系。
相應地,任何涉及該罪名的責任人都需要面臨法律的懲罰,且這一處罰的嚴厲程度會受到許多關鍵因素的影響,例如犯罪行為的詳細情況、對社會的實際危害以及罪犯的悔罪表現等等。
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和解嗎
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和解。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行為人如果與受害者家屬達成和解,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法律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做出賠償并獲得諒解,人民法院在作出有罪判決時可能會判處相對較輕的刑罰。在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基礎上,如果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法院可以依法宣告緩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根據和解協議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法律規定:
1、定義: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犯罪分子的過失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
2、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
3、刑罰:對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從輕或減輕處罰:如果犯罪分子能夠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損失,并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5、嚴重情節:如果情節較重的,可以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上所述,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和解,行為人與受害者家屬達成和解后可能會減輕處罰,包括緩刑或相對較輕的刑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八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過失致人死亡的最高量刑是什么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過失致人死亡案件中,最高可判處犯罪嫌疑人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
所謂“過失致人死亡”,即行為人在主觀方面由于過于疏忽大意,未能預見到事故的發生或已預見到事故卻因過分自信能夠避免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事件。
構成此種犯罪情形需承擔相應刑事責任者,可被依法處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情節輕微,則可給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刑罰。
相關推薦:
耳膜穿孔是輕傷嗎(耳膜穿孔算輕傷嗎 能判刑嗎)
出租人維修修繕義務(出租的房子壞了誰負責維修呢)
過失致人死亡案(過失致人死亡案立案準則)
故意傷害罪輕傷賠償標準(造成輕傷的最高賠償額度是多少)
締約過失責任賠償(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涵蓋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