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律師解答
勞務關系辭退的賠償要根據勞務合同來確定;如果合同中有約定的,按其約定;無約定的,則可按給另一方實際造成的損失來賠償。而勞動合同辭退的賠償是按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來算的,但只有單位違法辭退勞動者或者違法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才有該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十三條
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簽勞務合同工傷怎么賠償
簽勞務合同工傷賠償如下:
1、勞務關系中,勞動者出現人身傷害時,如果是在從事勞務活動中受傷的,由雇主承擔賠償的責任;
2、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3、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勞動仲裁索賠流程如下: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為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為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綜上所述,勞務合同受傷,可以先申請工傷認定,再勞動能力鑒定,賠償根據鑒定結果計算,最后提起勞動仲裁索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
勞務賠償入什么費用
勞務賠償費用屬于賠償金類別。
以下是詳細解釋:
勞務賠償是針對因勞務關系而產生的糾紛和損失所支付的賠償費用。當勞務提供者在工作中因雇傭方的過失或違約行為導致損失時,雇傭方需要向勞務提供者支付相應的賠償。這些賠償費用主要用于補償勞務提供者的實際損失,可以包括因傷無法工作導致的收入損失、醫療費用、精神損失等。這些賠償屬于賠償金類別,旨在保障勞務提供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勞務市場的公平和穩定。因此,當涉及到勞務賠償時,應明確賠償費用的性質和用途,確保賠償能夠真正用于勞務提供者的實際損失。
在勞務賠償中,具體的賠償項目和標準可能因地區和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賠償費用會根據勞務提供者的實際損失程度、雇傭方的違約程度以及當地的法律法規來確定。因此,在處理勞務賠償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保賠償的公正和合理。
總之,勞務賠償費用屬于賠償金類別,主要用于補償勞務提供者的實際損失。在處理勞務賠償時,應明確賠償費用的性質和用途,確保賠償的公正和合理。這樣可以維護勞務市場的公平和穩定,促進勞務關系的和諧發展。
相關推薦:
勞務賠償定義(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貪污罪立案追訴(貪污罪立案追訴標準是什么)
刑法法條全文(刑法的法條)
持有使用假幣罪(構成持有 使用假幣罪 法院將如何量刑)
翻供有罪嗎(翻供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