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詐騙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
公民被騙,可能會獲得幾萬元的精神損失費。實際上,現行法對于精神損失費的賠償標準并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僅規定了在確定精神損失費的時候,需要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等的因素。
一、被騙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1、公民被騙,可能會獲得幾萬元的精神損失費。具體確定精神損失費的時候,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目的、方式、場合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2、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1)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2)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3)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二、精神損害賠償不能單獨提起訴訟嗎?
1、精神損害賠償不一定能單獨提起訴訟,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單獨起訴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但刑事案件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1)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2、精神損害賠償實質上是侵權賠償的一部分,它符合侵權賠償的構成要件。
(1)首先,有損害的事實發生,這是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條件,有損害事實的存在,侵害人才承擔賠償責任;
(2)其次,精神損害的違法性,行為人的侵害行為必須違法,這是精神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條件,這與其他損害賠償是相同的,刑事犯罪行為,不僅違反刑事法律,而且同時違反民事法律;
(3)再次,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存在著因果關系,民法規定行為人對其侵害行為所造成的精神損害負賠償責任,如果精神損害事實的發生與侵害行為無因果關系,行為人就不承擔賠償責任;最后,侵權行為主觀上有過錯,侵權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是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侵權行為人只有主觀上有過錯,才承擔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
公民被騙后不一定可以獲得精神損害賠償,若是想要獲得賠償,需要拿出相關證明自己具有獲賠自己的證據。侵權行為人若是同意支付賠償金,則雙方可以在不違反現行法的前提下,協商確定精神損害賠償金的具體數額,對于不愿意賠償的情形,被騙的公民可以選擇起訴。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權行為的目的、方式、場合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理訴訟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詐騙賠償金的賠償標準
我國法律對犯罪案件中的賠償金額并無固定標準,通常由受害者所遭受的實際損失決定。
這類損失包含直接經濟損失,比如被騙財產的價值和被騙款項等,以及由于盜竊行為而導致的其他間接損失,例如為了追討損失產生的合理花費。
若被告針對受害者的損失提供了充分賠償且獲得了受害者的諒解,這將成為量刑時減輕處罰的依據。
此外,法院還會依據詐騙手段、涉案金額、所產生的不良后果以及被告的賠償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估,來決定最終的賠償額。
總的來說,關于賠償金額的決策需要根據每起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以確保被害者的合法權益能得到最佳保護。
詐騙民事賠償標準
詐騙民事賠償標準法律沒有規定。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或先刑事后民事。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1、犯詐騙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合同詐騙能請求三倍賠償么?
合同詐騙能請求三倍賠償,因為實際上根據我們國家消費者相關的法律規定當中就明確的說明了,如果存在著產品欺詐行為的話,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完全是可以要求進行賠償損失,并且賠償的金額是接受服務或者是價款三倍。
一、合同詐騙能請求三倍賠償么?
合同詐騙能請求三倍賠償,合同詐騙能請求三倍賠償,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二、合同詐騙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個人合同詐騙,數額不滿5000元的,單處罰金刑;5000元以上不滿1萬元的,為拘役刑;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個人合同詐騙數額滿3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數額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具有兩個以上情形的,在六個月之內酌情增加刑期: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個人合同詐騙,犯罪數額4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犯罪數額4萬元,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1、個人合同詐騙,數額10萬元,并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個月;
2、個人合同詐騙,數額20萬元的,法定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6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四)單位犯罪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1、單位合同詐騙,數額5萬元以上不滿8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金刑;8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拘役刑;10萬元,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3、單位合同詐騙,數額200萬元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存在合同詐騙的這種情況的話,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當中的規定要求其賠償三倍,這是屬于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所以完全是可以得到支持的。
相關推薦:
怎么刑事起訴(刑事案件的起訴流程)
公司刑事判決(公司注冊資金未實繳 成為被告被判刑)
國家賠償窮盡(國家賠償的窮盡原則是什么)
民事賠償多久(民事賠償多久失效)
刑事開庭宣判(刑事案件是否需開庭宣判)